摘要:有时候,一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连句再见都显得多余。你发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朋友圈动态更新了一条又一条,唯独对话框安静得像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哪有什么意外,不过是对方早就用沉默划下了终点。
原来不回消息才是最高级的体面?99%的人都懂晚了
有时候,一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连句再见都显得多余。你发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朋友圈动态更新了一条又一条,唯独对话框安静得像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哪有什么意外,不过是对方早就用沉默划下了终点。
人和人之间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冷处理。你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就没影了,翻遍聊天记录也找不到一句正式的告别。可仔细想想,那种突然的断联,那种刻意的回避,不就是最明确的答案吗?就像电影《后来的我们》里说的,不是所有告别都要说“再见”,很多时候,不告而别才是常态。
我一个朋友去年还痴痴地等前男友回她微信,每天刷几百遍手机,甚至删了又加,加了又被删。后来她在日记本上写:“原来不回复,才是真正说了‘不要再来找我’。”那一刻,她终于放下了。不是狠心,是明白了很多关系走到尽头,根本不需要撕破脸,沉默本身就是最体面的拒绝。
有些人觉得不回消息是冷漠,可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种温柔的疏离?至少没当面伤害你,没冷嘲热讽,没把过往贬得一文不值。他选择了消失,而不是拉黑后骂你一顿。这种克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尊重。
你盯着那个对话框看得越久,就越容易把自己困在回忆里。可生活不是只有这一段关系值得你投入。你看那些活得敞亮的人,很少追问“为什么你不理我”,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留给能回应自己的人。谁会在乎一个从来不接话的树洞呢?
前几天刷到一句话特别戳心:“别把沉默当成希望,它更可能是疲惫后的停战。”很多人不是不想解释,而是解释太累,继续相处更累。干脆就不说了,让一切静下来。你追问,只会让彼此更难堪。
所以啊,真没必要非得逼出个答案。有人转身离开,连背影都不愿留给你,那就让他走远吧。你要做的,是把光留给自己,而不是一直照向一个关了灯的房间。
对吧?有时候,最狠的拒绝,恰恰是最安静的那一种。
来源:柯子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