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凭《阳光俱乐部》再提金鸡“影帝”:演好“吴优”,为姥姥,也为妈妈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23:15 2

摘要:在上海捧得金爵“最佳男演员”后,凭借同一角色再次提名金鸡最佳男主角的黄晓明又带着“吴优”在沪接受观众检验。10月18日,电影《阳光俱乐部》上海路演举办,导演魏书钧与主演黄晓明、陆小芬与观众交流创作幕后,并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畅聊影片艺术构思及对当下

上观新闻

在上海捧得金爵“最佳男演员”后,凭借同一角色再次提名金鸡最佳男主角的黄晓明又带着“吴优”在沪接受观众检验。10月18日,电影《阳光俱乐部》上海路演举办,导演魏书钧与主演黄晓明、陆小芬与观众交流创作幕后,并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畅聊影片艺术构思及对当下电影市场的思考。

为饰演有智力障碍的吴优,黄晓明增肥30斤。提及此次金鸡奖提名,他表示,“很幸福,但演员是创作中后边的环节,一个好角色离不开剧本、导演创作理念、制片等团队共同努力,这个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艺术是需要克制的

《阳光俱乐部》由魏书钧、翟义祥编剧,魏书钧执导,黄晓明、陆小芬、祖峰主演,讲述吴优无忧无虑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其加入“阳光俱乐部”成为“高级合伙人”后母亲患病,他坚信生命有奇迹,带着母亲踏上寻觅阳光之旅的故事。影片入围了第26届上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并举行首映,最终摘得最佳男演员奖。巧的是,领奖那天是黄晓明95岁姥姥的生日,他兴奋地捧着奖杯,在台上祝姥姥生日快乐。

黄晓明在第26届上影节金爵奖后台 钟菡 摄

姥姥在当年年底去世,如今回想起来,黄晓明坦言:“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想着能在姥姥有限的日子里,多给她留一点开心。山东人骨子里有家庭责任感,尤其我又是长子长孙,总觉得自己要为家里争个光。”

在电影里,单纯懵懂的吴优为了给母亲治病,想尽办法哄母亲开心,母子亲情的真挚流露打动了许多观众。黄晓明说,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也是为妈妈,“不只是为我自己的妈妈,也为天下所有的妈妈。”他透露,《阳光俱乐部》源于自己购买的一个日本IP,讲述一个母亲用仅限的生命去换取孩子生命和前途的故事,“我看后特别感动,也想用一部片子去致敬伟大母爱。”导演魏书钧与他一拍即合,并以此为基础原创了《阳光俱乐部》的剧本。

《阳光俱乐部》

为了表现特殊人群的生活状态,黄晓明专门前往杭州的特殊人群基地体验一个月,发现很多人爱吃甜食,也因此比较胖、牙齿不齐等,他把这些观察到的明显特征用于表演准备里。但在拍摄过程中,魏书钧建议他尽量少“走”外形,而是用轻的方式去表演。“为角色增肥是我主动提出来的。不增肥,我也能演,但作为一个演员,我觉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外形,会让我更相信自己是那个人物。人瘦的时候,看起来会很凌厉,但当你胖胖的时候,站在那不用动,就有一种笨拙的钝感,我需要那种钝感。”

演员黄晓明

在拍《戴假发的人》时,黄晓明减重30斤,为了《阳光俱乐部》,他在正常体重基础上增重30斤,“我是易胖体质,减重非常痛苦,但增重时很快乐。那段时间我第一次炸鸡、啤酒一起吃,连续吃了三天,胖得很快。”

他坦言,如今年纪大了,会更想探讨平凡人物的内心,喜欢复杂人物性格。“人生每一阶段的追求不一样,虽然每一次努力未必大家都能看到和认可,但都是迈向我心目中成功的垫脚石。就像登山,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还是要爬到山顶。”

《阳光俱乐部》上海路演

片子里有一个吴优换衣服时,露出浑圆突起的啤酒肚的镜头,那是黄晓明真实的身体。但魏书钧不想露出太多,太多了,会让人觉得刻意。这也是黄晓明佩服魏书钧的一点。在片场,这位“70后”演员完全尊重“90后”导演的创作要求。“他是一位年少有为、有才华的导演,他懂得艺术是需要克制的。有时我在片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终会听导演的。实践证明他是对的。我看了很多观众评论,大家觉得整部戏非常生活化,表演也很自然,这些都是导演的要求。你一定要相信导演,才能完成一部好作品。”

《阳光俱乐部》

《阳光俱乐部》

魏书钧觉得,拍摄中两人也有特殊的默契。“导演和演员之间透过监视器彼此感受,那种感觉很微妙。”他记得在莫干山拍摄第一场戏时,饰演“蔡博士”的贾樟柯在“阳光俱乐部”带来众多合伙人一起拍手唱歌,那是个长镜头。由于拍子总是卡不上,一连拍了十几条,每一条拍完,黄晓明都要跑到监视器前看自己刚才的表演。“他已经是资深的演员,但还有一种谦卑感。我们很快就达到默契。”

讲好故事,don’t worry

电影里重新演绎了美国歌手鲍比·麦克菲林的经典老歌《Don't Worry, Be Happy》,“蔡博士”带领合伙人们齐唱“dont worry ,be happy”(不要忧虑,要快乐),吴优一直唱给妈妈听,也仿佛唱给银幕外的观众听。在今年上影节金爵论坛上,魏书钧曾表示,创作者不能停留在自我享受的层面,要让作品去链接观众、链接市场。在他看来,用电影传递来自家庭的正向能量,希望观众看后拥有获得快乐的能力,获得感动、治愈或者某种启发,也是他在《阳光俱乐部》中找到的市场链接。

《阳光俱乐部》上海路演 钟菡 摄

路演现场有不少观众是魏书钧的影迷,有人还保留着去年上影节首映的票根,在映后交流中会问他各种创作细节的问题,比如片中羽毛的意象、结尾的长镜头构思等。魏书钧都给予详细解答。这是一部“大众友好”的电影,没有文艺片常见的晦涩,观影中不时有笑声发出。

《阳光俱乐部》

片中饰演妈妈沈丽萍的演员陆小芬回忆,接到魏书钧的电话邀约后,自己立刻决定只身一人前往杭州。“他的作品非常有艺术氛围,我想学一些我没有的东西,让我能在表演上得到艺术升华。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次也是她首次来上海参加路演,“上次来上海是在很久以前,这次来感觉完全不同。上海在城市建设上非常先进。上海人非常温暖,上海观众也很纯真,他们是用心来欣赏电影的。”

《阳光俱乐部》

上海也被魏书钧称作自己的“福地”。他们赶在两场路演间隙接受记者采访,还要趁机吃两口晚饭,为铺满地的海报签名,颇为辛苦。电影里,吴优喜欢吃甜食,也爱把糖分享给别人。在上海路演现场,主创们会特意从后排入场,一路发糖给现场观众,制造特殊的仪式感。

《阳光俱乐部》路演开始前,主创给观众一路发糖

《阳光俱乐部》路演开始前,主创给观众一路发糖

“我们希望通过路演的形式跟观众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在上映之前,也会先做一些点映。”魏书钧说,这些都是影片为票房宣发做的努力。他的上一部院线电影,由朱一龙领衔主演,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河边的错误》收获3.09亿元票房,被看作文艺片的商业奇迹,但他坦言,《河边的错误》尤其幸运,“包括上映时机、余华老师的加盟助力等,这样的成功很难复刻”。

演员陆小芬

这也是黄晓明在《中国合伙人》《烈火英雄》后第三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带着影片接受观众检验,他表示,压力倒不是来自“提名”,“每次电影上映都有压力。虽然大家都说不在意票房,尤其文艺片很难有高票房,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样才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魏书钧也认为,创作者肯定希望票房好,“电影要赢得市场,一是题材,二是要充分尊重观众。我们要拿出诚意拍好作品,把我们自己相信的故事、喜爱的东西传达给观众,而不是追求猎奇和时下热点,拿套路化的东西和成功案例去计算得失。”

导演魏书钧

当下电影观众平均年龄日渐上升,有关“年轻观众不爱看电影”的忧虑困扰电影行业,魏书钧认为,电影走到今天,难免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从娱乐的角度,可能会有越来越多东西去替代它,这是一个外在的情况。但是从创作本身来说,我们能做的还是讲好故事,don’t worry。”

《阳光俱乐部》上海路演

电影《阳光俱乐部》将于10月25日全国上映。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