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票房19.7万,4339人次进场,听上去像是体育赛场上的小透明——既不炸裂,也没让人跳脚。
票房19.7万,4339人次进场,听上去像是体育赛场上的小透明——既不炸裂,也没让人跳脚。
可别急着下结论,这背后藏着的,可是一场关于年轻观众心态和电影放映新玩法的小地震。
说起电影院包场,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富二代专属?
企业招待的新潮手段?
其实疫情之后,这玩意儿突然火了,有点像运动员受伤后改打替补球员,一边躲避密闭恐惧症,一边又怀念满座爆棚的“血脉喷张”。
网上不少吐槽说,“空荡荡的影厅看电影,就跟看篮球比赛没人吼一样尴尬。”
我倒觉得,看电影这事儿,真不是单纯刷数字,而是情绪共振、烟火气,还有那种你哭他笑,他笑你也乐呵呵的现场感。
《火种》这部片子没法靠大明星撑门面,也不甩特效炸裂,它更像个校园快攻,不走套路却能搅乱传统节奏。
从中国石油大学到北京化工大学一路跑,把电影当成一把对话钥匙插进青年世界。
这操作让我想起那些篮球教练临时喊出的奇葩战术——赌一波抢断快攻,看谁先懵圈。
导演很清楚,没有圣诞老人这一套,成年人的世界都是拼出来的,于是选择用实诚讲故事,不搞花里胡哨。
不过,说真的,现在流行包场,是因为大家怕挤,也想要自由发挥,比如吃爆米花可以嚎啕大哭,无需担心旁边有人白眼相加。
但这种独享空间真的是理想吗?
回头看看影院里那个热闹非凡的人群,那才有味道。
有位网友就怼得好:“坐满人的影院才带劲,孤零零一个人盯屏幕,我还不如在家刷剧。”
再瞄准数据本身,那19.7万到底值几个钱呢?
商业大片轻松破亿,我们拿它比简直画风突变,但国产文艺片这块蛋糕,其实一直烤得挺艰难。
院线恢复期内,有4000多人愿意掏钱走进实体影院,对精神消费买单,本身就是稀罕货。
《火种》的意义可能更多是在高校里撒下一颗思想苗,希望未来长出参天大树,而不是马上敲开票房金库的大门。
为什么选高校做主阵地?
除了锁定目标受众,更关键的是铺设思想传递链条。
像踢足球里的精准传控,每一步都试图给下一站埋伏。
“从石油大学到化工大学,再往下蹿”,这种连环放映几乎成了一次社会实验。
当未来工程师们聚集一起谈理想和现实碰撞,会擦出怎样不同寻常的光芒?
这些年轻人大多聪明且戒备森严,对官方宣传天然免疫。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灌输,而是真正触及灵魂的话题。
有同学坦言:“影片结束那会儿脑袋嗡嗡响,好似被点燃了继续干活。”
当然啦,这模式也引来争议。
不少声音说,这是软性洗脑,还夹带私货,当团体观影成为标配,自由选择权岂不是缩水了些?
但换个角度,如果只有冰冷的数据支撑,没有真实互动,又怎么叫艺术价值呢?
每个自发组成的小圈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碎片化信息时代带来的孤立无援,用青春制造归属感——哪怕仪式感那么点滴,却足够珍贵。
现代观影环境咋样呢?
宅家追剧追综艺早已习惯成自然,大银幕越来越远,人情味逐渐稀释。
有多少人还能记住最后一次全程沉浸电影院氛围是什么时候?
“屏幕越缩越小,距离越拉越远”,不少朋友抱怨情绪连接被抽空,于是“包场”顺势登台,让你放心大胆哭、大声狂笑,不用管隔壁是谁。
不过问题来了:这样真的等于高级体验么?
我更偏向认为,看电影本质就是社交活动,需要现场粉丝呐喊助威,就跟赛场上一呼百应一样。
如果整个厅只剩机械播放,那么感染力肯定减半。
虽然理解生活节奏紧凑、安全意识增强,我还是期待某一天重返那个人人汇聚共享喜怒哀乐的大银幕盛宴。
此外,《火种》贴近青年的宣发透露一种文化密码:新时代青年渴望认同,同时保持警觉。
他们不像老一辈容易被标签绑架,总在筛选、重塑信仰体系。
这部片恰好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看到如何做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火种”:默默付出、不求名利,坚持做好事,即便世界偶尔阴云密布。
把目光拉远一点,你会发现这是文化产业与社会教育间复杂关系的一隅。
在流量至上的浪潮中,小成本、高质量、有深度内容仍旧难觅生存土壤。
《火种》敢冲校园主战线,就是泛娱乐洪流中的另类挑战,也是向大众召唤关注那些脚踏实地、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人群。
他们或许没有超级英雄般耀眼,但绝对是不容忽视推动时代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
现在到底是不是人人爱包场了呢?
肯定不会!
有人喜欢整间厅随心所欲秀演技,有些普通群众则更讲究陪伴和共鸣。
《火种》首日虽人数有限,却激活了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播撒正能量。
我倒觉得,比盯着冷冰冰票房数字强太多,要关注这股返璞归真,与青年面对面的诚意,以及探路文艺作品最大社会价值实现之道的时候到了。
成年人世界没有童话,但握紧属于自己的那根微弱灯芯,总能照亮黑夜。
不妨瞧瞧那些涌入校园放映厅的人,他们或许正在悄然改变些什么。
而我,只好坐等《火种》的下一站续写温暖与力量,同时鼓励创作者勇闯新路,为文化注入鲜活血液。
当然,要不要约朋友硬挤爆影院,那可是另一码事!
聊完这个,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最近一次电影院泪奔或者哈哈大笑是在什么时候呢?
还是说,现在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静静滑手机而已……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