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执导电影《纳米比亚的沙漠》,并在202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国际影评人协会奖(FIPRESCI)的山中瑶子,与同年在国际棋战“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时隔19年再次为日本斩获世界冠军的一力辽本因坊。我们请这两位同龄人就“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的意义”与“作为表
原题:世界で活躍する28歳、異色対談没頭できる時間、人生豊かに映画監督・山中瑶子さん一力遼本因坊
摘自:每日新闻
作者:铃木泰宏
图片:内藤绘美
翻译和整理:找借口安静 睡了一觉
执导电影《纳米比亚的沙漠》,并在202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国际影评人协会奖(FIPRESCI)的山中瑶子,与同年在国际棋战“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时隔19年再次为日本斩获世界冠军的一力辽本因坊。我们请这两位同龄人就“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的意义”与“作为表达者的自觉与思考”展开对谈。
——两位同为1997年出生,今天也是第一次见面吧。
山中瑶子:我对围棋的世界几乎不了解,于是先想“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就去读了漫画《棋魂》。还看了许多一力辽先生的对局视频和采访。很期待今天的对谈。
一力辽:我也几乎不懂电影界。得知要与山中导演对谈时,正好影院在上映《纳米比亚的沙漠》,我就去看了。由同世代的人创作出那样出色的电影,老实说让我由衷感到很厉害。
——山中瑶子导演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了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对于这种在国际舞台上的评价,您是如何看待的?
山中瑶子:我尽量不把奖项看得太大。电影奖项,我觉得也有时机与评审“对不对口”的因素,所以我会避免把那样的评价完全当真。
——一力辽先生在去年成为世界冠军,当时的心情如何?
一力辽:从小我就一直以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好成绩为目标。去年在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确实有一种“完成了一个重大目标”的充实感。成为世界冠军之后,也获得了很多像今天这样的对谈机会,让我得以认识许多过去未知的世界。
从“模仿先人”开始
——作为创作者,你们各自最看重的是什么?
山中瑶子:在《棋魂》里有一句“把遥远的过去与遥远的未来连接起来”,我觉得电影也是如此。把电影史中出现过的作品大量观看,对前辈们所描绘的事物、拍摄方法心生憧憬,首先从“模仿”开始。我觉得自己现在仍处在这个阶段。
我们会把好的部分拿来学习、模仿,但归根到底,自己拍出的东西终究要穿过“自己”这个通道,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某种“自我”的风格。我也正是期望那会逐渐成为自己的风格,所以积极去模仿。承继过去的好东西,然后去挑战“如何表达”。
一力辽:棋手这个职业从400多年前就存在,自江户时代一直传承至今。各个时代有流行也有式微,但自从人工智能兴起的这约10年里,许多常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如此,像江户时代的人在布局中的某些下法,如今仍被视作有力的选择。我时常能感受到先人积累的厚度。当然,如果把江户名手的下法和AI的下法全部照搬,那就只是复制了。所以我只是择其可取之处,尽量以自己的方式去“调配与融合”。
山中瑶子:电影创作时,哪怕只是一个小道具,也有“该选哪一件”的决策;要决定的事情非常多,以前我强烈地想“全部都要由我来拍板、由我来掌控”。但最近我更轻松地交给他人来处理的情况增多了。即便不必事事都经过我的“通关”,也能呈现出“我的气质”,我觉得自己逐渐做得到了。
——一力辽先生在对局时最看重什么?
一力辽:围棋有很多风格,比如实地派、厚势派等等。我希望无论棋局走向如何,都能在较高的水平上去应对。
山中瑶子:每天都在想围棋的事情吗?
一力辽:是的。当然,像学校活动、修学旅行那样的时间,无法接触棋盘,但围棋一直在我脑子里。
承继过去,继续挑战——山中瑶子
为了围棋,专注当下——一力辽
——山中瑶子导演会在多大程度上想着电影?
山中瑶子:完全没想(笑)。因为不管做什么,最终都“可以被归结到电影里”。比如“这顿饭真好吃啊”、“这家餐厅的动线/布局真好”、“原来还有这种语速与说话节奏呀”,我会把一切都当作电影的素材。有一阵子我对这种状态感到有些害怕。后来开始想“要活在那个瞬间”,就有意识地不再那样想了。现在每天只要开心地过就好。
一力辽:或许这样反而更好(笑)。
摸索如何“相处”
山中瑶子:我平时过得没什么紧张感,但一进入拍摄期就会突然心跳加速、紧张到睡不着,这样也不太好。也会冒出“不想为电影而活”的心情。正在摸索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投入。你不会有类似的感觉吗?
一力辽:只要愿意,哪怕在移动途中也可以随时思考围棋。所以这几年我会有意识地“把围棋彻底放下”,也就是说,更加专注“当下这一刻”。
山中瑶子:这是为了什么?
一力辽:如果只盯着围棋,视野会变得狭窄,对其他事物容易视而不见。而且如果想的话,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也做得到。但逼自己太过头,之后某个时刻就会出现反作用力——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于是当苦学也不见起色、进退两难时,我去学习了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山中瑶子:最有效的是什么?
一力辽:我开始特别重视“专注眼前之事”。跑步、游泳等让身体动起来也很有帮助。有人请我题字时,我常写“而今”,意思是“专注当下”。这是我在苦恼之际遇到的一个词,觉得非常好,于是一直在写。
在充满闭塞感的社会里
山中瑶子:你经常出国吗?
一力辽:因为国际棋战,我经常去中国、韩国。
山中瑶子:我去各国参加电影节时,感觉很多年轻人对未来并不抱希望。许多人似乎都在勉力应对眼前。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从出生起所处的社会就带着某种“闭塞感”。你会有类似的感受吗?
一力辽:围棋的世界也很特殊。如果一直沉浸其中,的确会不太看得到外面的事物。
山中瑶子:即便想对比自己更年轻的一代产生积极影响,但现在观影人数在减少,电影行业处境艰难。大家往往都在为自己的事忙碌,很难产生“要去给予力量”的心态。
一力辽:下围棋的人年年在减少,立志成为职业棋士的人也在减少。“先把自己的事做好”的意识会更强一些。
山中瑶子:只有自己先活跃起来,才能带来积极影响啊。
一力辽:有比山中瑶子导演更年轻的导演吗?
山中瑶子:有。不过大概到我们这一代还算“DVD租片世代”,再年轻一些的人,更多是从流媒体里去选择作品,“与电影在租片店等线下偶遇”的机会在减少。我也在想,这会对表达造成怎样的影响,今后会走向哪里。从“表达”的角度来说,围棋有明确的“棋谱”存在。自AI出现后,有没有变得更困难的地方?
一力辽:AI性能越强,新的知识就越不断涌现。几年前被视为常识的下法,如今也可能不再成立。必须持续更新信息,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请向同世代与更年轻的人送上一些信息或建议吧。
一力辽:我想说,希望大家能找到一件“自己喜欢、能全情投入的事”。
山中瑶子:这话好有说服力(笑)。
一力辽:并不一定非得是围棋。只要是能让你“忘记时间、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东西,我觉得那就能让人生更丰盈。
山中瑶子:我现在觉得,最幸福、感觉最好的时刻,果然就是“能全心投入某件事”的时间。等回过神来发现“刚才一直很专注、很沉浸”的时候,会获得巨大的充实感。仅仅是“有可以热爱的东西”这一点,就让我意识到自己很幸福。正因为电影与我“契合”,我才能一路走到今天,我觉得这是一种幸运。
——今后的目标是什么?
一力辽:虽然去年拿了世界冠军,但海外还有很多强手。看非官方的排名,我大概在世界第20位。眼前大约还有二十来个人在前面,能尽量追近他们就好。除了在国内的头衔战中取胜,也希望在国际赛场上再度夺冠,这是近期目标。
山中瑶子:我创作的驱动力还是“想拍出自己觉得好的电影”。想拿奖之类的念头也没什么意思,但如果能去电影节,我会觉得那像是一份“奖励”。在各地电影节巡回的那段时间,会感到非常满足。要是能三年左右有一次那样的时刻,就太好了。
词语
戛纳国际电影节
与威尼斯、柏林并称“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始于1946年,每年5月在法国南部举办。除竞逐最高奖“金棕榈”的主竞赛单元外,还有多个单元,同时“导演双周”“影评人周”等并行举办,世界各地的新作、佳作云集。
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由中国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先生创办。作为决出围棋世界冠军的国际棋战,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届。采用淘汰赛制,半决赛为三番胜负,决赛为五番胜负。冠军奖金为40万美元。
人物略历
山中瑶子(やまなか・ようこ)
长野市出身。处女作《AMIKO》(2017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等放映。首部商业长片《纳米比亚的沙漠》(2024年)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获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同时凭该片获得每日艺术奖优衣库奖、大岛渚奖、日本电影影评人大奖新人导演奖等多项荣誉。
一力辽(いちりき・りょう)
仙台市出身。2010年入段。2020年首夺七大头衔之一“碁圣”。2022年获得“棋圣”。2023年夺得“本因坊”“天元”,成为“三冠”。2024年在国际棋战“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并获得“名人”,达成“四冠”。2025年实现“棋圣”四连霸、“本因坊”三连霸。其父为河北新报社社长一力雅彦,同时一力辽亦兼任该社董事。
来源:空穆郡下飞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