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血,总是热的》拍摄往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09:07 1

摘要:这是文彦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此前她跟随沙蒙、谢铁骊等多位导演做场记、副导演,积累了丰富经验。当时有好几位导演争夺该本子,文彦以对人物和主题的独特理解,赢得领导与北影厂艺术家的支持,获得了执导权。

老电影《血,总是热的》由文彦执导,杨在葆、刘信义、殷新主演,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这是文彦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此前她跟随沙蒙、谢铁骊等多位导演做场记、副导演,积累了丰富经验。当时有好几位导演争夺该本子,文彦以对人物和主题的独特理解,赢得领导与北影厂艺术家的支持,获得了执导权。

剧本由宗福先和贺国甫创作,宗福先是上海热处理厂工人,剧本很多情节源于他的工作体验,反映了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影片中很多情节源于编剧宗福先和贺国甫对上海印绸五厂厂长陈德纯的采访。陈德纯对旧的工业运行体制深恶痛绝,并用实际行动尝试改变,他就是影片中厂长罗心刚的角色原型。电影出来后争议很大,部分人认为太消极,但国家经委召开工业企业老总会议时播放此片,厂长经理们一片叫好。

为找到适配的工厂场景,剧组跑了苏杭十几个工厂,最终选中的工厂有窄窄的通道和露天走廊。为拍摄影片最后的“五分钟讲话”,美术师在上海丝绸印染一厂的院子中间搭建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大阳台,营造出新旧交替的氛围。

导演文彦决定由杨在葆出演厂长罗心刚一角。杨在葆读到罗心刚的精彩演讲时热血沸腾,毅然决定接下角色。拍摄期间,杨在葆的前妻夏启英患尿毒症,他拍完戏就急忙飞回上海陪伴,天亮再赶回剧组,还细心收集妻子因化疗掉落的头发。最终,他成功塑造了罗心刚这一改革者形象,并凭借此角获得第四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七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领奖时他穷得没钱买新衣服,临时在地摊买了件1元零5分钱的黑色短袖T恤就去济南领奖了。

​ 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对于厂长罗心刚通过鸿门宴、送录音机骗取王科长盖章的这场戏,有人认为有损主角形象,建议删除。但导演文彦认为这些情节有助于展现时代背景和反映现实生活,在厂长汪洋的支持下,保留了这些情节,使影片保留了干预生活、真实揭露矛盾的锋芒。

1984年,《血,总是热的》入围第34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主创人员前往柏林参展,编剧宗福先还在柏林街头和电影海报合影留念。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