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4万场放映场次创历史新高,换来的却是近十年倒数第三的票房成绩,曾经热闹的国庆档今年却成了电影行业的“滑铁卢”。
364万场放映场次创历史新高,换来的却是近十年倒数第三的票房成绩,曾经热闹的国庆档今年却成了电影行业的“滑铁卢”。
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吹来了一阵刺骨的冷风。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
这一成绩在近十年国庆档中仅高于2016年(15.88亿元)和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14.97亿元),成为近十年的票房低点。
更让行业感到寒意的是,今年国庆档的平均票价仅36.6元,为近五年最低,同比下降近4元。然而,低票价并未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影人次仅为5007万,是过去十年正常国庆档期内最低的。
------
01 市场遇冷:数据背后的寒冬
今年国庆档遭遇了罕见的寒流。与2024年国庆档的21.05亿元票房相比,今年减少了近3亿元。而对比2019年至2021年国庆档的44.66亿元、39.67亿元和43.88亿元,更是相去甚远。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国庆档的场均收益大幅下滑。据灯塔研究院报告,今年国庆档全国电影总放映场次达364.7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国庆档放映场次纪录。
但与2018年19.08亿票房仅需247万场相比,今年多出了一百万场放映,却只收获了18.35亿元票房。
低票价策略的失效更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今年国庆档平均票价36.6元,比2021年的46.8元最高点低了10元,也是2018年后最低的国庆档票价。
影院经理们普遍感到迷茫。“从9月29日起每天都在反复更改排片。”“十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不知道怎么排片的国庆。”多位院线经理如此感慨。
02 头部失灵:IP续集集体疲软
今年国庆档缺乏具有绝对号召力的头部影片,成为市场低迷的主因。档期内既无单部票房破10亿的头部作品,也未出现5亿以上量级的多部强片集群效应。
《志愿军:浴血和平》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终章,以4.50亿元位居档期票房榜首,但这一成绩与去年的前作《志愿军:存亡之战》在国庆内拿下8亿票房相比,直接腰斩。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片豆瓣评分7.4分,是系列最高,但预期票房却是系列最低。
《刺杀小说家2》 的表现同样远不及前作,票房仅有2.95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总票房为3.87亿元,与前作的10.35亿元票房有较大差距。该片被指世界观设定逻辑不清,豆瓣评分降至6.1分。
更让人意外的是,9月18日就已上映的 《731》 依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以3.44亿元票房在档期内跻身亚军。
这反映出今年国庆档新片吸引力整体偏弱,也凸显了电影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此前已有《南京照相馆》《731》等多部主旋律大片上映,观众对此类型影片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
03 口碑佳作的孤掌难鸣
在IP大片失灵的同时,多部口碑不俗的小众影片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市场突破。
犯罪剧情片 《毕正明的证明》 凭借优异口碑,率先实现单日票房逆跌,并连续5天保持这一趋势。然而,该片仍因选题过于小众和冷门,票房数据并未看涨,最终票房至今不足5000万。
《震耳欲聋》避开竞争最为激烈的档期首日,于10月4日新上映,凭借7.5分的豆瓣评分取得了1.75亿元的档期票房。然而,这部被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成为档期内唯一一部能赚到钱的电影,也未能引发大规模的观影热潮。
“今年国庆档影片的口碑整体并不差,《震耳欲聋》和《毕正明的证明》路人口碑都称得上佳片,但两者在档期内的票房表现中规中矩,完全没有黑马走势的意思。”业内人士分析称。
04 结构变化:谁偷走了年轻观众?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档观众结构呈现出显著变化,35岁以上购票用户占比首次突破50%,较往年持续增长,成为档期观影的核心群体。
与此同时,如何吸引被短视频、短剧、游戏等多样化娱乐方式占领的年轻群体回到影院,成为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与电影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庆期间其他文娱消费数据均呈现上涨趋势。
虎鲸文娱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庆期间演出总观演人次同比上升达39.5%,线上的剧集、动漫、纪录片、综艺、电影等不同品类观看市场均有明显涨幅。
据文旅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
05 转型探索:寒冬中的谋变
面对市场的寒意,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部分影院已主动寻求转型,通过IP联动、场景运营等方式拓展收入来源,开展“拉新”业务。例如,万达影城与热门游戏《恋与深空》合作,在全国超过700家影院推出主题联名活动。
将影城转化为集观影、互动、消费于一体的娱乐空间,吸引了大量玩家到场体验。
电影与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也成为档期亮点。随着《志愿军:浴血和平》热映,其重要取景地江西上饶横峰影视基地成为文旅新热点。
横峰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叶雄表示,国庆假期横峰影视基地日均客流量相较去年同期增幅达50%。
从全年视角看,截至10月8日,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437.94亿元,同比增长18.98%。中国电影市场仍在向着500亿年度总票房的目标迈进。
------
这个国庆档,电影院的灯光似乎比往常暗淡了一些。当364万场放映只换来5007万观影人次,当36.6元的平均票价创下五年新低,当35岁以上观众首次成为观影主力,中国电影业已经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影院开始与热门游戏联名,试图将自身变成“超级娱乐空间”;取景地因电影热映而迎来旅游热潮,尝试将短暂的票房经济转化为持久的文旅效益。
这一切变化,都指向一个全新的方向——是时候用更优质的内容、更创新的体验、更精准的定位,赢回观众的青睐了。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