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国庆档热闹起来,八天假期,电影总票房才十六亿,比2023年同期少了一半还多,四部大片全没卖出去,不是碰巧不好,是观众不想看,他们不进影院,直接不买账了。
2025年国庆档热闹起来,八天假期,电影总票房才十六亿,比2023年同期少了一半还多,四部大片全没卖出去,不是碰巧不好,是观众不想看,他们不进影院,直接不买账了。
陈凯歌拍《志愿军3》花了十五个亿,请了一千多个群众演员,跑遍二十多所大学宣传,还在央视晚会上露了面,他本来指望卖到二十亿,结果七天连四亿都不到,最后估计连六亿五都够不着,观众说战场是大,可人跟纸片一样,没情绪,没情节,满屏都是喊口号,再大的场面,人心也动不了,钱就白花了。
邓超为了《刺杀小说家2》拼了,拄着拐杖满城跑路演,就想让人知道他用心了,片子特效是挺多,但故事乱七八糟,有人看到一半就困了,后半段只能盯着他演,现在观众不看特效,要看的是心里有感觉的东西,这电影才卖了两亿五,连第一部的一半都赶不上,再大的影帝,也扛不住剧本不行。
黄渤和韩寒一起做的《浪浪人生》,宣传花了两个亿,海报上写的是爆笑家庭喜剧,结果观众看完觉得挺尬,笑点老得没人提,哭的桥段硬拉出来,有些地方让人摸不着头脑,宣传说得天花乱坠,片子却没跟上,大家盼得越狠,心里越不是滋味,明星搭伙不是万能钥匙,东西不行,名气再大也撑不住。
古天乐拍《风林火山》花了上亿,一条街一块砖一片瓦都照着老样子搭,看着是挺真,可故事拖着不走,节奏慢得像卡了带,观众说布景像摆展览,剧情像人影晃过,以前港片靠的是人情,现在光顾着堆场面,把故事丢了,真实不是摆出来给人看的,是让人心里有东西的。
短视频时代改了大家看东西的习惯,三分钟内没意思就划走,节奏要快,情绪要够,信息得密,国外那些好片子像《沙丘2》《奥本海默》,故事稳,人看了还想接着看,国内院线片子反而越来越空,流媒体内容一天比一天好,电影院不再是唯一能看的地方,退票容易,差评传得更快,没人愿意花这冤枉钱。
电影公司还靠着导演的名头、明星的面子、满天飞的广告撑场面,观众早就不买账了,他们关心的是片子能不能戳中心里那点感觉,故事是不是真有劲儿,留没留下点东西让人夜里躺床上还想,要是光说我们多用心,却不让人明白为啥非得进影院,这电影从开头就凉了。
观众不耐烦了,他们不说话,也不买票,用脚投票,这不是吹毛求疵,是市场在换人,谁真肯讲个故事,谁就能接着干,谁还靠包装骗人,谁就滚蛋,2025年国庆档,留下的不是热闹,是教训,也是信号,观众手里,攥回了选谁的权利。
来源:夜晚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