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李淇回到他那租住在老破小的律所办公地点时,他精致的西装、闪亮的水货手表包装下的真实状况才显现出来,他只是一个从原生家庭到生活条件再到工作状态都处在底层的小律师,当然,他还有个法考都不过去的员工小汤。
檀健次和兰西雅主演的2025年国庆档电影《震耳欲聋》让人很难评。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达到7.5分,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当然属于高分选手,可见还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欢。
可要说到电影内容,不免又让人心生感慨,难道不忘初心的人就应该住在老破小安贫乐道,丧失良心的才能搬到32楼享受人生?
故事的一开始,小律师李淇上演了一场“伪装者”大戏,和对方律师约在了当地知名律所会议室里谈判,他冒充名牌律师,用品牌和气势击垮了对方的心理防线。
如果从成败角度讲,李淇的打法相当精彩,但如果从人性角度讲,他这一次冒充知名律所律师的做法已经可以算“丧失良心”了。
等到李淇回到他那租住在老破小的律所办公地点时,他精致的西装、闪亮的水货手表包装下的真实状况才显现出来,他只是一个从原生家庭到生活条件再到工作状态都处在底层的小律师,当然,他还有个法考都不过去的员工小汤。
李淇的师兄邀请他到高尔夫球会所见面谈事,交给他一个聋哑人的法律援助案件,由此掀开了李淇这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李淇的人生并不如意,他是聋哑家庭的健听人,当上律师之后业务也没有起色,他对摆脱阴暗的人生带有强烈的动机。
在这种动机驱使下,李淇选择了“丧良心”,他和金融诈骗公司金总达成私下交易,不仅获得了三十万的灰色收入,同时还拿到了辩护的关键证据。
凭借关键证据李淇帮助聋哑人张小晨获得了轻判,五年刑期改为六个月,但引发张小晨故意伤害案的源头也就是金融诈骗公司却躲过一劫并未引发关注。
打赢官司的李淇名利双收,从此迈上了精英律师的行列,他租下了三十二楼的高档写字间重新开办自己的律所,曾经高不可攀的师兄和菁英律师联盟刘会长都前来祝贺,李淇也终于过上了他特别向往的“成功人士”生活。
李淇的成功凭借的是一份关键证据,但这份证据的背后又是一个和金融诈骗公司的黑色交易,也就是说,李淇摆脱老破小办公地点和灰暗人生,搬到32楼成为精英律师的根源是他“丧良心”了。
和李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汤,当他刚刚和李淇一起准备逆袭人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李淇的猫腻,他毫不犹豫辞职重新回到老破小,故事走到这里我们似乎见怪不怪,但总让人感觉有些感慨:难道有良心的只能住在老破小?丧良心的才配在32楼?
身在32楼的李淇一边过着成功人士的生活,一边也在经受着良心的煎熬,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不会再考虑“不忘初心”这句话了。
促成李淇不忘初心的还是他的原生家庭,他走出的那个大院几乎全是聋哑人,他们都被另外一位CODA(聋哑人夫妇的健听孩子)金总利用金融陷阱诈骗,他们不仅失去了积蓄也失去了房子,有的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李淇前往金融公司谈判的一幕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他孤身一人坐在谈判桌旁,对面坐下的却是整个精英律师团队,为首的恰恰是那位菁英律师联盟的刘会长。
想要和金融公司打官司,李淇面对的不仅是一家庞大的资本集团,同时对面还有一群坐在“32楼”的精英同行,他们有些是李淇的学长有些则是他的前辈,通常情况下这种官司能取得一些进展就相当不容易了,毕竟双方的资源和资本是悬殊的。
当然,电影《震耳欲聋》并不是现实主义题材,在李淇、小汤、张小蕊等坚持正义的朋友们努力下,电影迎来了正义的结局,受骗聋哑人的房子拿回来了,金融诈骗集团被法办,那位菁英律师联盟的刘会长也锒铛入狱。
有意思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李淇和小汤又回到了老破小开他们的小律所,接一些小案子甚至是免费的法律援助,这让人不免再次产生疑惑:难道坚持正义不忘初心就必须住在老破小吗?难道只有“丧良心”才配在32楼办公吗?
《震耳欲聋》只是一部电影,使用的是戏剧化的语言,打造的是戏剧化的角色,反映的问题也是戏剧化的生活,如果我们只看表面自然只会看到戏剧化的结局。
其实《震耳欲聋》也可以算是一个包袱皮比较厚的寓言,在有良心和丧良心之间,也在老破小和32楼之间,讲述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包裹在这个包袱皮下面的是需要让观众自己思考的黑白人生。
最后还想说一句:檀健次这张脸确实非常适合拍电影。
来源:我就是个码字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