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全军覆没,1部被片名拖累,4部流水线烂片,半部神作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17:25 1

摘要:但是今年的情况却诡异得很,不管是名导巨作还是明星阵容,观众通通不买单了。

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每一年的国庆档,都可谓是“神仙打架”。

但是今年的情况却诡异得很,不管是名导巨作还是明星阵容,观众通通不买单了。

目前国庆档票房表现果真一般,总票房都还没有过20亿。

各大影院的上座率一跌再跌,连黄金时段也空空荡荡。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被戏称“全军覆没”的档期里,并非全都是流水线烂片。

其中1部被片名拖累,还有公认的半部神作。

老话说,矮子里面拔高个。《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国庆档夺冠王者,上映一周票房仅有4.43亿元。

与往常少则十来亿的摘冠票房,仿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部《志愿军3》是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三部曲最后一章,加上这1部,《志愿军》系列总票房超过25亿元。

著名导演大制作,郭涛、王传君、宋佳、朱亚文等明星主演,更有“主旋律”的电影基调搭配国庆档,看上去简直是天衣无缝。

由此可见,该部影片即使夺冠,成绩也并不算理想。

影片跳出“纯战场叙事”的惯性,加上“外交博弈”,看得人也是心惊胆跳。

很多片段都来源于真实事迹,比如火车道线上真实的人肉道钉。

但是作为一部电影,就会受到观众的审视与评判。

陈导连续三部《志愿军》主旋律电影,影迷也不免感到乏味。

甚至连槽点都大差不差。

差评中很多人提到,连最期待的《上甘岭战役》都没有拍好,这一次也照样令人失望。

还有部分人直戳要害,表示这样的作品生硬煽情,是在消费爱国情绪。

尤其是今年暑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731》作对比,这类作品打通了代际情感壁垒,让观众更有共情之效。

总之,《志愿军3》就算稳坐国庆档冠军宝座,但是口碑确实一般。

《浪浪人生》

作为一部家庭喜剧电影,在国庆档总是会吸引一大家子去热闹欢庆。

何况《浪浪人生》聚集了黄渤这样的喜剧票房大佬,还有年轻一代的偶像范丞丞。

再加上韩寒监制的噱头,怎么看都像是一匹黑马!

可万万没想到,影迷踏出影院后,表示内心只有两个字:郁闷。

部分观众认为影片未能跳出韩寒作品“失败者狂欢”的固有母题,剧情框架略显陈旧。

更有网友吐槽“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比流水线烂片多了些真诚,但是影片节奏没有把控,失去了首轮口碑,相当于这块金字招牌砸了。

据透露,该影片耗资2亿制作,亏损超过一亿,可以说是今年国庆档的一大惨案了。

《刺杀小说家2》

可能是第一部《刺杀小说家》的十亿票房太令人心动。

才有了如今《刺杀小说家2》勇闯国庆档。

作为国庆档少见的奇幻题材作品,里面有新晋影后辛芷蕾,还有邓超、董子健的精彩表演。

从宣发到制作,每一步都精准踩在观众的好奇心里。

但视觉的惊艳难掩叙事的疲软。

影片采取双向穿越的方式,围绕“小说家笔下剧情影响现实”的核心设定展开,却因世界观铺垫模糊、人物动机单薄引发争议。

似乎每一个人都是空心人,用专业术语来讲,叫做“角色扁平化”,这样的设定下,亚怒焰演技好与坏,也看不出来。

网友看完后大骂:想夸都找不到角度的无聊大烂片。

《风林火山》

当耗资4亿港元、筹备八年的《风林火山》带着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的“绝版阵容”登陆国庆档时,曾被影迷奉为“港片救市之作”。

然而上映7天,票房爆冷,成为国庆档最令人唏嘘的注脚。

不仅引来不少观众吐槽声,也成了行业的笑柄。

导演王晶发文狠狠吐槽《风林火山》,称“120分钟不停地卖弄”“压榨演员”等侮辱性词汇来形容。

最后用一句,“没有看完”来补刀。

这4部流水线作品的遇冷,都在诉说另一个真相:

不是档期不行了,是敷衍观众的作品不行了。

《毕正明的证明》

一部妥妥的被片名而耽误的好电影,它没有名导加身,也没有炫目特效。

更没有大咖云集的阵容。

仅用主角名字+“证明”二字,像本严肃的社会纪实书籍。

然而正是这样朴素的路子,却混成了国庆档早期唯一破7分的剧情片,看过的观众却给出了“今年最被低估的警匪片”的评价。

该影片由王安宇、张天爱主演,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特别好,汇集笑点燃点爽点。

“一日警察”毕正明,为了证明自己打入内部当卧底,在这过程中他成长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义的人物。

但是该影片的单日票房却垫底,8天国庆档却没有超过一个亿。

网友不禁感叹:好电影被片名给埋没了。

从目前的好口碑来看,这部影片将来是否会迎来“大翻身”,也未可知。

不过这件事也给所有小导演一个启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酒香”走出“深巷”,也是电影人需要补上的一课。

在今年国庆档,《三国的星空》被不少三国迷称为“半部神作”。

易中天出马,果然不同凡响。

想当年,易中天在讲台前,对《三国》的每一个英雄人物如数家珍,每一次提起,眼里都冒着光芒。

这次,他用镜头带我们穿越到那个三分天下的年代。

观众的观感与评价说明一切,尤其是打分都比较高,可见观众的满意度。

有人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被称为“半部佳作”?

因为,尽管《三国的星空》口碑不俗,但是受众群体却并不多。

这也折射出历史片在商业档期的生存难题。

其实没有永远火爆的档期,也没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题材类型。

只有永远值得期待的好电影,好内容。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影评是具有主观性的,每个人观影感受不同。

100个人心中就有100个哈姆雷特,他人指点的争议槽点,也许正是有趣之处。

最后提醒所有电影人,无论题材是宏大还是微小,只要扎根真实、连接情感,就能穿越市场的喧嚣,触达观众的内心。

参考资料:

来源:大脸小脸小小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