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十年最冷,无一过5亿,三个没想到给内娱敲响警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0:37 2

摘要:影视寒冬来了,腰部艺人即将面临失业,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今年的国庆档就知道了。

影视寒冬来了,腰部艺人即将面临失业,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今年的国庆档就知道了。

8天假期,8部新上映的电影加尚未下映的影片,合计票房不足19亿。

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过5亿,这样的成绩,放在近10年国庆档来看,都算最冷的。

业内人士之前就预估,今年的国庆档不乐观,却没想到实际情况比预测更糟。

三个没想到,给内娱敲响了警钟,观众已经不需要没有质量的电影!

票房无一过5亿

国庆档影片的票房比预估的更惨,一部过5亿的都没有。

表现最好的《志愿军:浴血和平》档期收获4.5亿票房,较第二部缩水一半多。

《刺杀小说家2》 档期收2.95亿,较第一部10.35亿相去甚远。

几乎所有电影,票房都没有达到预测数据,说是影视寒冬丝毫不为过。

之前一直说,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是三大档,看这惨淡的成绩,实在是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首先是很多电影本身缺乏吸引力,既满足不了“只图一乐”的观众的娱乐需求,也达不到其他观众对深度的要求。

之前看周星驰,第一感觉是有趣好玩,再细想就会感觉回味无穷。

现在的电影擅长制造情绪钩子,通过短视频平台把观众拽到电影院里,然而,真正看过电影后经常大失所望。

“狼来了”的故事不仅适用于小孩子,观众花的是真金白银,岂会一再“上当”?

今年国庆档,影片整体质量尚可,只是缺少一部能够引爆全民讨论和观影欲望的头部影片。

在可看和可不看之间,观众直接拒绝走进电影院。

《志愿军3》再次领跑市场,《731》上映多日且质量颇受诟病、口碑两极分化却成为档期第二,再次证明影片也是有自己命运的。

凡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电影也逃不过这一规则。

国庆期间,大家爱国情绪高涨,这两部影片相当应景,赢在了天时。

《731》吸引到平时不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亦是因为题材。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其他电影来说不具备可复制性,像《长津湖》那样破50亿更是需要契机。

国庆档口碑最好的,是《震耳欲聋》和《毕正明的证明》,导演的表现让人惊喜。

遗憾的是,票房和口碑不成对比,尤其是几乎垫底的《毕正明的证明》。

扎实的剧本,一波三折的故事,生动细腻的层次感,稳健却不拖拉的节奏,在线的演技和不走捷径的创作初心,两位导演的第一部长片让观众看到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国庆档之前谁能想到,冠亚军之争是《志愿军:浴血和平》和《731》;同样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过5亿,10亿变成遥不可及;更没有想到,垫底的口碑最好。

其实,《毕正明的证明》输得有点冤,完全被名字耽误了。

看上去像个俗套又打腔调的纪实片,实则完全不是,换个名字票房翻倍不成问题。

好在,今年国庆档并没出现撤档现象,毕竟之前的例子已经证实,撤档不仅无法挽回颓势,反而会输得更惨。

前几日,有传闻称《毕正明的证明》要撤档,最终还是在坚挺,不断上涨的口碑和票房证明,留在桌上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国庆档有8天的假期,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相较春节档而言,出游的人更多,可能很多观众没有把看电影纳入计划中,导致票房低迷。

接下来的各大新片,估计又要挤破头在春节档分一杯羹。

国庆档的数据已经给内娱敲醒警钟,流量无用,忽悠无效,营销手段收效甚微,只有用心做出好的电影才会被观众接受!

来源:米椒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