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国庆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新片几乎都错开上映:陈凯歌、黄渤选择了9月30号,邓超、古天乐选择了10月1号,而重映的《阿凡达2》选择了10月3号。眼看国庆档快过半了,却还有《震耳欲聋》和《极限城市》两部新片首映,本以为会成为炮灰,没想到却冒出了黑马。
10月4号,内地国庆档已经过半。
今年国庆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新片几乎都错开上映:陈凯歌、黄渤选择了9月30号,邓超、古天乐选择了10月1号,而重映的《阿凡达2》选择了10月3号。眼看国庆档快过半了,却还有《震耳欲聋》和《极限城市》两部新片首映,本以为会成为炮灰,没想到却冒出了黑马。
截止10月4号9点,内地单日票房前三分别为《震耳欲聋》《志愿军3》《731》。
可以看到,有的新片甚至都比不过已经上映半个月的《731》。前几天《731》的排片已经不多了,国庆档又重新上涨,新片的表现确实很弱,几乎没几部值得看的作品。
唯一一部排在《731》前面的《志愿军》,还是吃到了档期和题材的红利。
整体来看,这次国庆档真正值得看的就只有两部电影:一部遗珠,一部黑马,其他影片就没必要再去关注了。
已经上映多日的电影《731》再次登顶票房榜,票房占比约为25.4%,排片占比接近20%。这意味着,本来被看好的几部新片,在这个档期中,逐渐被老片挤回了市场。
具体数字更直观:10月1日当天,总票房约为3.21亿。在新片中,《志愿军:浴血和平》排片占比约22.8%,但票房份额却达29.4%,成为新片表现最亮眼的作品。相比之下,《731》首日排片占比曾高达34.1%,比另外两部新片合计还多。
到第二天,《731》排片降至19.8%,位列第二,但票房占比反而升至25.4%,说明场次虽少,但上座率高,资金继续流向老片。而《毕正明的证明》两天累计票房仅1300多万,排片占比只有3.8%,成为新片中最尴尬的存在。
回顾档期开端,几部新片几乎同时上映。按常理,新片首日应获得更多机会,观众可根据口碑和场次反馈选择。但影院排片并未给新片足够舞台。《志愿军:浴血和平》凭题材和前作口碑占据优势,《浪浪人生》有黄渤、范丞丞坐镇,《刺杀小说家2》则靠特效吸引观众。纸面上卖相不错,但现实中,影院更多将资源倾斜给票房稳定的老片。
排片操作非常直白:票房和上座率高的影片获得更多排片,运营逻辑无可厚非,但信息不对称和排片集中掌控,让新片在口碑尚未发酵时就被边缘化。《刺杀小说家2》尤其委屈,本应依靠特效和大场面占据更多高规格厅,但实际资源不足,观影体验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志愿军》凭借题材、演员和前作口碑,换票率高,单日票房新片中最高,但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这种局面容易形成自循环:老片上座率高,影院继续加排;排片多了,上座率看上去更稳;观众一看排片表,更容易选择老片,新片如果头两天没抢到人气,很难获得足够场次证明自己。结果是,票房表现已不仅仅由影片质量决定。
质量和口碑错位的例子很明显。《毕正明的证明》在新片中豆瓣评分最高,却排片和票房垫底;有的口碑很差的影片,却拿到可观市场份额。票房与影片质量不完全挂钩,宣传、排片策略和放映安排同样关键。
从个人经验来看,中国商业片的发展令人欣慰,但这种操作方式令人有些不舒服。不是为某部票房低片难过,而是担心市场会被固定模式绑死。当资本发现某种省力又有效的模式,创作是否会越来越依赖捷径?靠大宣传、情绪煽动或标签吸睛,而不是先打磨内容?近几年一些题材被反复使用,端倪早已显现。
媒体和宣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谁被重点推,谁获得更多资源;宣传一出,观众注意力就被抓走。影院自有逻辑:能卖座的场次就是硬道理。不是不讲理,而是按现时收益做决定。最终受影响的,是那些需要时间沉淀口碑的作品。
直白地说,这几天的国庆档票房操作,看得人心里有些憋屈。每个环节都有影响力,观众虽有选择权,但当信息和资源分配不均时,选择往往被默默引导。有人责怪资本、宣传、院线或观众,各自有理,但问题确实存在。
《毕正明的证明》
这部电影首日口碑不错,但路人几乎没进场,票房甚至比不上《猪猪侠》和《浪浪人生》。它是国庆档开分最高的电影,豆瓣7.6分,但票房倒挂,影院自然不会给排片。
《震耳欲聋》
这部小成本电影是国庆档的正面示例,既找流量,又取名精准。檀健次饰演的律师李淇,出身聋人家庭,初期追逐名利,后期觉醒,主动帮助受害者。故事简单,但受害者都是聋人,他们即便想发声也受生理限制,特殊性突出,片名《震耳欲聋》呼应主题。
《志愿军3》
陈凯歌一如既往,影片没有惊喜,可看可不看。剧本单薄,大杂烩感强,没有突出重点。若集中展现松骨峰、铁原阻击战、长津湖、上甘岭等战役,既能呈现历史,又能展现英雄主义精神,但导演没有这样处理。
《刺杀小说家2》
国庆档唯一特效大片,本应占据优势,预售表现也好,但剧情混乱无逻辑。《刺杀小说家1》已令人不解,续集导演路阳沉浸在艺术中无法自拔。一番邓超的出演显得像人情之作,男主戏份和人物内核几乎缺失。
《浪浪人生》
剧情老套尴尬,男主中年失意,喜剧插科打诨,笑点生硬。故事讲投资失败、残疾、心脏病,最后还有赛龙舟情节。结局雷人,黄渤饰演的男主死去,全家推轮椅到海边撒骨灰,却把骨灰抱回,情节荒诞且不合逻辑。
《三国的星空》
拍成“大曹传”,曹操被塑造成忠臣,刘协和曹操成为好朋友,还亲自前线抗袁。若作为原创故事画面和剧情可以称赞,但拍三国史实时显得违和。曹操前期有复杂性,但电影将他简化成单一忠臣,缺乏立体感。
《风林火山》
导演沉浸在个人艺术无法自拔。简介首句“港岛雪夜”就透露问题,剧情杂乱,难以理解,看完只感到装腔作势,每个角色都显得做作。
场次和票房数据天天在说话,至少现在这两天给出的画面,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新片接棒、国庆档热闹非凡”的场面。
中国观众已经过了随便忽悠的时代了。
来源:CASIO卡西欧电子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