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3日,CCTV-6电影频道发布了一份独家喜报: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电视首播期间,直播收视率突破2.4%,峰值达2.4169%,稳居全频道收视榜首。 这一成绩成为电影频道2025年唯一一次发布的收视战报,而同期对比的
2025年10月3日,CCTV-6电影频道发布了一份独家喜报: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电视首播期间,直播收视率突破2.4%,峰值达2.4169%,稳居全频道收视榜首。 这一成绩成为电影频道2025年唯一一次发布的收视战报,而同期对比的另一部春节档票房30亿的电影,收视率仅为1.4%。 电视直播观众用遥控器投票的结果,直接印证了这部作品的大众吸引力。
收视数据的全面碾压
电影《射雕》在CCTV-6首播时,平均收视率达到1.8%,直播间累计观看量超过5400万人次。 与前一日同一时段播出的高票房电影相比,收视差距显著。 酷云数娱的实时榜单显示,《射雕》播出时段的市场占有率高达14.6%,远超央视体育、电视剧频道等同期节目。 电视端的表现延续了该片此前在院线和流媒体的强势热度:2025年春节档期间,影片票房突破6.7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武侠片票房冠军,网络首播时更在腾讯视频等十大平台同步上线,创下热度值破2.1万的纪录。
低成本高回报的市场逆袭
据港媒披露,影片制作成本约2亿元,票房收入却达6.69亿元,远超行业“三倍回本”的安全线。 这一成绩是在未签订排片协议、宣传低调的背景下实现的。 春节档期间,《射雕》排片一度被《哪吒2》压制,但凭借预售破2亿、上座率连续居首的表现,实现了“低排片高产出”的逆袭。 海外版权销售至欧美、东南亚等多国市场,进一步拓展了盈利空间。
徐克美学与武侠创新
徐克此次聚焦金庸原著第34至40章,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核心,用无人机航拍内蒙古草原战役、超现实风格的“九阴真经”视觉设计,重构武侠场景的宏大感。 影片选择强化郭靖的成长线与家国情怀,战争场面占比显著,但部分情节如“江南七怪之死”以剪影带过,叙事节奏引发争议。 豆瓣评分5.2分(46万人评价)显示口碑两极,但观众承认其动作设计与美学创新价值。
肖战的角色突破与观众缘
肖战为饰演郭靖增重15斤,学习蒙语与骑马,塑造出“朴拙而非傻气”的草原勇士形象。 影评认为他的表演“层次分明”,从慌乱到坚定的眼神变化展现了角色成长。 此前,他主演的《诛仙》在电影频道多次重播均获高收视,电视剧作品亦持续登陆央视平台。行业观察指出,其粉丝群体具有高黏性,且通过公益行动等正向传播强化公众形象。
行业反响与争议焦点
影片采用“流量+武侠”模式,推动金庸IP触达Z世代观众,但改编尺度引发老粉讨论。 黄蓉角色的俏皮感削弱、欧阳锋与郭靖的“超能力式对决”被批偏离原著风格。 不过,电视端收视登顶表明,跨媒介播出有效扩大了受众基础。 电影频道在首播前发布的专题文章《徐克+肖战,会构建怎样的新江湖? 》中评价:“他作为演员的可能性,真的上不封顶。 ”
争议未止:当收视冠军遭遇口碑分化,一部电影的成功究竟该由数据定义,还是由不同代际观众心中的“江湖”标准来衡量?
来源:元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