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说,核心原因在于16:9 的屏幕宽高比。这个比例被选为高清电视(HDTV)的国际标准,而1920×1080是满足该比例的最常见、最高规格的分辨率。
简单来说,核心原因在于 16:9 的屏幕宽高比。这个比例被选为高清电视(HDTV)的国际标准,而1920×1080是满足该比例的最常见、最高规格的分辨率。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
1. 历史的妥协:16:9 宽高比的诞生
在高清标准制定之前,世界主要有两种主流的画面比例:
传统电视 (CRT): 宽高比为 4:3(或写作1.33:1)。这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方块”电视。电影院: 宽高比非常多样,但主流是更宽的格式,如 2.35:1 或 1.85:1。当电视行业准备进入“高清”时代时,他们面临一个选择:新的标准应该用什么比例?
如果继续用4:3,播放电影时屏幕上下会有很宽的黑边,浪费屏幕空间。如果直接用电影的2.35:1,播放旧的4:3电视节目时,屏幕左右又会有巨大的黑边。为了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让两种格式的内容都能以相对可接受的方式呈现,行业最终选择了 16:9(约等于1.78:1)。这个比例被认为是4:3和宽银幕电影之间的一个完美妥协。
播放电影时,黑边比4:3屏幕小得多。播放4:3内容时,左右的黑边也在可接受范围内。2. 技术的选择:为什么是“1920”和“1080”?
确定了16:9的比例后,就需要定义具体的像素数量了。为什么是1920×1080,而不是其他满足16:9的数字(比如1600×900)呢?
这主要出于数字视频处理和计算效率的考虑。
高度可除性 (Divisibility): 数字1920和1080都是非常“漂亮”的数字,它们可以被许多整数整除(尤其是2的幂,如8, 16, 32)。1920 = 16 * 1201080 = 9 * 1201920 可以被 2, 3, 4, 5, 6, 8, 10, 12, 15, 16, 20, 24, 30, 32, 40... 等等整除。1080 也可以被 2, 3, 4, 5, 6, 8, 9, 10, 12, 15, 18, 20... 等等整除。对压缩算法友好: 现代视频压缩算法(如MPEG-2, H.264/AVC)通常将画面分割成**宏块(Macroblocks)**进行处理,这些块的大小通常是16x16或8x8像素。因为1920和1080都能被16和8整除,所以整个画面可以被完美地分割成这些块,没有任何剩余的像素,这极大地提高了压缩和解码的效率。
相比之下,2000×1000虽然是“整数”,但它的宽高比是 2:1,不符合16:9的标准。而且2000在二进制计算和视频分块处理上,远不如1920方便。
3. 标准化与生态系统
一旦像ATSC(美国数字电视标准)和EBU(欧洲广播联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将1920×1080 (1080i/1080p) 定为高清广播的核心标准后,整个产业链都会围绕它来构建:
相机制造商开始生产1920×1080的摄像机。面板制造商(如LG, 三星)开始大规模生产1920×1080的液晶面板,因为量大所以成本低。内容创作者(电视台、游戏开发商)也以这个分辨率为目标进行制作。这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了1920×1080作为“全高清”(Full HD)的霸主地位。
对比项1920 × 1080 (Full HD)2000 × 1000 (假设)宽高比16:92:1历史背景电视与电影格式的妥协产物接近电影格式,但与电视不兼容技术优势高度可除,对视频压缩和图形处理非常高效数字上不“干净”,计算效率较低行业标准国际公认的高清电视标准非标准,没有形成产业链所以,1920×1080并非一个随意的数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在历史、数学和工程上达到完美平衡的结果。
来源:电视选款指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