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不说话的爱》与《独一无二》,《震耳欲聋》是我2025年看过的第三部聚焦听障群体的题材电影,也是这类作品中,无论纵向深耕还是横向拓展,极具感染力的一部。
《震耳欲聋》与《毕正明的证明》同属国庆档的“小成本”之作。
但均以精良的制作水准、饱满的剧情张力与深刻的情感内核,双双成为“小成本、大质量”的亮眼典范。
这两部影片,足以并列本届国庆档最佳影片。
除了《不说话的爱》与《独一无二》,《震耳欲聋》是我2025年看过的第三部聚焦听障群体的题材电影,也是这类作品中,无论纵向深耕还是横向拓展,极具感染力的一部。
也是这类题材里,纵横向对比都是拍得最好的一部。
通过这部影片,我第一次接触到“CODA”这个名词,并了解到其含义,原来就是“聋人父母的健听子女”的意思。
本片改编自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尤其是她处理的聋人群体反诈案件,也就是“豆某房买卖合同无效案”。
讲述了律师李淇因为出身聋人家庭并且通晓手语,被卷入一起针对聋人群体的定制化诈骗案。他在利用案件谋取名利的时候,逐渐发现骗局背后的复杂利益链,最终面临欲望与良知抉择的故事。
作为檀健次MIC男团时期就关注他的骨灰男粉,对于檀健次的业务能力,我是一点毫无担忧。
檀健次作为MIC男团里的低音炮,在隔壁《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曹操的配音,就相当出彩。
但是我没想到,他在《震耳欲聋》里影帝级的表现,竟然能够让我瞠目结舌!
影片30%以上的对白都是手语,檀健次、兰西雅等主演通过三个月手语训练的沉浸式表演,直接提升了角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尤其是檀健次熟练利落的手语,手速追赶语速的协调度和同步度,让我感觉他不是在演手语律师李淇,而是他就是手语律师李淇本人。
特别是他在庭审中颤抖的手指与停顿的节奏,嘴上讲的是一件事情,手语比划的却是另一件事情,把人物角色内心的挣扎、真诚以及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兰西雅在美版《三体》中“爱因斯坦他有奶便是娘”惊鸿一瞥后,便在内地银幕上多次展现小身板、小年纪的扎实演技。
而兰西雅在《震耳欲聋》中的哭戏,更是揪心的抓人。她惟妙惟肖的模仿出听障人士“含糊不清”的说话声,她演的越好,越是对这类群体的尊重。
本片的声音设计也是相当牛而逼之,健听场景的嘈杂和聋人视角耳鸣般静默的相互交替。
让观众从电影艺术的表达中,去了解和感知到了听障群体,耳朵里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片的剧本编排,完全不是很多商业片那种“消费残疾”的卖惨叙事。
而是非常真实直观的呈现出听障群体日常生活里坚韧,没有放大他们的痛点,也没有拿他们的痛处博取观众的同情,只是真实还原,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