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投资3亿、集结邓超、雷佳音、辛芷蕾两位影帝一位影后的重工业大制作,本是国庆档的头号种子选手。点映场选择在IMAX厅进行,可见片方对电影质量的信心。
投资3亿的国产特效大片,竟让观众找不到上厕所的时机。
“敢于上映前点映的不一定是好片,但不敢点映的八成是烂片。”这一行业共识正在今年的国庆档得到验证。
多部电影纷纷开启点映环节,其中备受瞩目的《刺杀小说家2》却传出了令人意外的评价。
这部投资3亿、集结邓超、雷佳音、辛芷蕾两位影帝一位影后的重工业大制作,本是国庆档的头号种子选手。点映场选择在IMAX厅进行,可见片方对电影质量的信心。
然而,首波点映口碑却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有观众赞叹其特效震撼,也有观众在点映还有19分钟结束时便开始刷手机——这无疑是一个不妙的信号。
作为国庆档唯一真正的重工业大制作,《刺杀小说家2》从诞生起就承载着市场极高的期待。
该片耗资3个亿制作,整体阵容和视觉效果都比第一部更加强大。加入了六大中生之一的邓超,与雷佳音、辛芷蕾等人组成“两个影帝一个影后”的黄金搭档。
这样的阵容让该片成为国庆档期当之无愧的种子选手。
电影的预售表现也相当抢眼,目前预售总票房已超过2000万,位列国庆档电影第二名。这一数字背后,是观众对路阳导演前作积累的信任。
第一部《刺杀小说家》曾收获超过10亿的票房,豆瓣评分6.5分,还入围了亚洲电影大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美术指导奖项。
“点映场,退场率不低,到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一位看过点映的观众直言不讳地写道。他认为电影故事框架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执行简直脱节,故事讲得太割裂。
持这一观点的并非个例。另一位观众在豆瓣上发表长篇影评,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困扰:“电影的宣传语‘跨次元集结’,跨次元还真给路阳玩明白了……从神器出场开始,剧情就开始乱来,想什么来什么,我一度觉得非常荒唐。”
他更生动地描述了观影体验:“尿意起来了,很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去上厕所,因为完全把握不了剧情走向,所以总怕错过什么重点。(结果发现根本没重点,早知道就应该去上厕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观众对影片赞誉有加。“IMAX镜头下的云中城太绝了——烟火在悬浮楼宇间流转时像碎钻撒落,燃烧的飞龙掠过城墙时火星能烫到观众眼前。”一位观众激动地写道。
这位观众特别称赞了邓超的演绎:“邓超的演绎了不起,期待第3部一闪而过的画面。超哥简直是魔丸的存在,特效特别震撼。”
根据多方反馈,电影《刺杀小说家2》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文戏和叙事节奏上。
有观众指出:“宏大的概念未能融入细腻的情感叙事和严密的逻辑。”这一问题在第一部中就已存在,但在第二部中似乎更加明显。
电影中后期的节奏问题尤为突出。“中段的节奏很怪,说平淡又时不时给点刺激,我有点迷失了,不知道这场闹剧还要持续多久。”一位观众如此描述。
对于片中角色塑造,观众也指出了不足之处:“辛芷蕾这个角色有点鸡肋了,浪费了好演员,几个反派团队的设置都很鸡肋,这也是中段剧情比较拉的原因。”
不过,影片中也有亮点。邓超的表现获得了普遍认可:“邓超可以说是天选赤发鬼,这种一会儿正经一会搞笑的角色,除了邓超我想不到谁还能演。”
张震的惊喜出场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看点:“他在电影里出场特别惊艳。”
面对如此分化的口碑,观众该如何选择?点映观众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首先,“一定提前上厕所少喝水,一泡尿硬憋到电影结束我也是没招了”;
其次,“如果接受不了第一部,那你肯定不会喜欢第二部”;
第三,“如果你喜欢传统的电影叙事,那么大概率你不会喜欢这部电影”;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参考标准:“如果你喜欢《21世纪安全撤离》,那请你马上买票入场!”
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出,《刺杀小说家2》与传统的线性叙事电影不同,它更强调视觉奇观和概念创新,而非故事本身。
有观众直言不讳地指出:“看这个电影可能不能带脑子,也不能带逻辑思维,把脑子扔了你就看吧,一看一个不吱声。”
除去表面的评价,有观众对影片进行了深度解构,认为电影其实有着丰富的隐喻和深层内核。
“在延续第一部‘弑神’主题——虚构与现实的对抗性共生的前提下,对弑神主体的塑造也做了更深入的升级,让故事核心不再是对资本权力抗争,而是寻求内心自洽的深刻之旅。”一位观众分析道。
影片中设定了三条弑神线:一是赤发鬼弑神——“我才是故事的主角”;二是路空文弑神——对内心欲望的抵抗;三是空文弑神——对既定命运的反抗。
这位观众进一步阐释:“他们互为神祇,也互为目标,共同诠释了‘渡己之舟’的故事内核——真正的救赎,源于对自身每一个侧面的审视、理解与超越。”
影片的视觉奇观也被认为是角色心理的视觉化外显:“内心斗争的实体化象征”,如“心树与侵蚀之虫”代表角色的心理状态。
据院线经理预测,尽管存在争议,《刺杀小说家2》仍有望冲击10亿票房。
一位院线经理人表示:“国庆档影片中,视效层面上相对令人期待的片子,再加上这次有丁程鑫、辛芷蕾这些话题度比较高的演员加入,如果质量好,还是有可能成为档期前三名的。”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观众如今的口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几年前像《刺杀小说家》这样的奇幻电影,还是比较吃香的,但现在观众可能不太爱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所以应该很难达到第一部的成绩。”
这种分歧也反映了电影市场的一个现象:部分电影在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间评价迥异。《刺杀小说家》第一部就曾面临这样的局面——普通观众认为它是“为了一碟子醋而包了一顿饺子”。
有分析认为:“《刺杀小说家2》适合思想深刻的那批影迷,而并不适合消遣娱乐的那批影迷。这部电影会出现部分专业影迷叫好,很多非专业影迷叫差,整体不叫座的情况。”
据院线经理预测,尽管存在争议,《刺杀小说家2》仍有望冲击10亿票房。一方面是其独特的类型优势,另一方面则是邓超、辛芷蕾等演员带来的话题度。
有观众感慨:“电影结尾,路空文小说里的父亲久天,对现实生活里的儿子路空文说:‘害怕未来,不如相信自己’。这也是整部电影奇幻视觉盛宴最后,献给观众的一道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吧。”
这碗鸡汤,观众是否会买账,还需等待正式上映后的口碑发酵。
来源:爱八卦的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