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时代》官宣定档!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6:04 2

摘要:9月28日, 《狂野时代》宣布定档11月22日中国内地上映。该片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并已斩获第 78 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特别奖、釜山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奖等。此前,该片已在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 (9 月 29 日)在平遥电影宫完成中国首映。

9月28日, 《狂野时代》宣布定档11月22日中国内地上映。该片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并已斩获第 78 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特别奖、釜山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奖等。此前,该片已在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 (9 月 29 日)在平遥电影宫完成中国首映。

对于影片的发行,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狂野时代》的类型明确为“艺术电影”,在发行时将尽力避免观众错位预期,准确触达这类影片的核心受众,“艺术电影的商业可能性在于‘做深’而非‘做广’”。

《狂野时代》由毕赣执导,易烊千玺、舒淇领衔主演,赵又廷特邀主演,李庚希特别主演,黄觉、陈永忠主演,讲述了在一个人类已经不再做梦的世界里,有一个怪物依然整日沉迷于梦的幻觉中,他迷失了。而一个女人可以看清幻觉,于是她潜入了他的梦中去寻找……

毕赣在平遥大师班上用较为诗意的语言阐述了《狂野时代》的创作缘起。他说,整个世界都在下坠的过程中,现实和梦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做梦是我们的本能,是很原始的东西,整个世界到了夜里,就不会有一点点光,我们的眼睛没法看见任何一个东西,久而久之眼睛就会退化掉。大脑不让我们的双眼退化掉,总是在夜里面播放温馨的画面,所以他觉得电影和梦境的意义非常相似。他补充道:“我做《狂野时代》就是想让大家和我一样,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中,可以看到很多电影的光明。”

作为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唯一华语影片,《狂野时代》以极具想象力的叙事构建了独特的近未来世界,获得戛纳评审团特别奖的肯定,显示出影片独特的影像风格对评委的吸引力。;;

《狂野时代》是毕赣导演的第三部长片,影片主创团队中,摄影指导董劲松、美术指导刘强及声音指导李丹枫继《地球最后的夜晚》后再度与毕赣合作。此外,美术指导屠楠(代表作《繁花》)、造型指导黄文英(代表作《刺客聂隐娘》)也加盟该片。电影配乐由法国著名乐队M83的成员安东尼·冈萨雷斯操刀。

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导演毕赣的创作路径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电影的“作者传统”,其作品强烈的个人风格,形成了一套辨识度极高的影像体系。2015年,毕赣长片首作《路边野餐》以贵州凯里为叙事空间,通过42分钟的惊人长镜头串联现实与梦境,讲述主人公陈升穿越时空寻找亲人的故事。这部“粗粝而诗意”的作品斩获第68届洛迦诺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等二十余项荣誉。

作为继2018年以59分钟3D长镜头震惊影坛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后暌违六年的新作,此次毕赣将电影本体论探索推向新高度。

在此前戛纳接受采访时,毕赣将《狂野时代》的精神世界解构为“六个维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与心灵意识——构成了影片错综复杂的章节框架。

“银幕变得越来越小,我渴望重新教育观众体验传统观影的仪式感”,毕赣谈及创作初衷时强调。影片首章设定在1900年代,采用早期电影拍摄技法,“如同整个百年电影史的前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德国表现主义的致敬——通过“电影怪物”角色串联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美学。

导演透露:“第六章最接近现代电影形态,其中一位演员是经历过默片时代的老艺术家,她的存在让故事形成时空闭环”。

这种结构性突破相较《地球最后的夜晚》更为激进。当年那部在戛纳“一种关注”单元首映的作品,凭借放映中途要求观众佩戴3D眼镜的大胆实验,以及关于记忆与失落的催眠叙事,奠定了毕赣当代电影先锋的地位。

而《狂野时代》将技术野心升级为哲学宣言:“尽管它在庆祝电影百年,本质上更是对地球生命能量的礼赞——那些存在于人与人、社群与空间中的共振。”

影片中文名《狂野时代》与英文名“Resurrection”《复活》形成诗意张力,延续毕赣作品一贯的命名策略。“我的所有电影中英文名都承载不同含义,这已成习惯。但最终观众会在影像中理解这种命名的必然性。”他解释道。

据悉,《狂野时代》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将陆续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上映。

来源:小思侃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