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3年动画被AI秒!OpenAI拍电影叫板好莱坞,版权战正酣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7:20 2

摘要:最近刷到B站UP主“MAX-小仙女”的动画,这人学了三年动画,最后做了个《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视频。

最近刷到B站UP主“MAX-小仙女”的动画,这人学了三年动画,最后做了个《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视频。

看完我都有点懵,女主涂着死亡芭比粉,不仅能高抬腿风骚走位,还能直接穿墙而过。

就算人已经360度旋转飞起来,头发居然还在原地没动。

男主更绝,顶着个乱糟糟的鸟窝头,突然就劈腿壁咚,我脑子当场就宕机了。

后来听说这UP主毕业只能去电子厂打螺丝,说实话,不是说他不努力,而是传统动画学习太耗时间了。

三年功夫砸进去,出来的作品连基本逻辑都没捋顺,对比AI做的东西,差距实在太明显。

就像X博主@fofrAI用字节的SeedancePro模型,做了个延时摄影动画短片。

先是上传了一张图,又输了两段提示词,一段讲画面里的场景,一段讲延时效果。

最后出来的视频,就只有两个小问题:时长短了点,墙上的照片也被算进延时里动了。

但整体流畅度、场景还原度,比那位学了三年的UP主强太多。

还有前段时间火的谷歌NanoBanana,有网友用它和Seedance1.0搭伙,不到2小时就做了个宫崎骏风格的动漫。

本来想觉得动画制作好歹得靠点手工手艺,后来发现AI连风格统一、角色一致都能搞定。

流程也不复杂:先传一张定义好角色和风格的原图,用Seedance做成基础动画;再换NanoBanana,生成同一个角色骑摩托的场景,还能完美复刻原图风格;最后再切回Seedance做多镜头,重复几轮就有跳切效果了。

如此看来,传统动画里怕的“风格漂移”“耗时长”,在AI这儿好像都不是事儿。

AI在短片上厉害也就算了,现在OpenAI居然要拍完整动画电影了,片名叫《Critterz》,讲的是森林生物遇到陌生人后冒险的故事。

这电影是OpenAI创意专家ChadNelson弄的,三年前他就用DALL-E试着做过短片,现在还找了伦敦和洛杉矶的制作公司合作。

最让人惊讶的是制作周期和预算,传统动画电影一般要做三年,这片子计划9个月就搞定;预算不到3000万美元,比迪士尼那些动辄1亿多美元的动画便宜太多。

制作方式也挺特别,不是全靠AI瞎编。

会找人类演员配音,还请艺术家画草图,这些草图再输进OpenAI的工具里,包括最新的GPT-5和图像生成模型。

OpenAI这步走得挺聪明,知道版权是雷区。

之前迪士尼、华纳兄弟都起诉过Midjourney,说它侵权。

但《Critterz》先有人类的手工创作打底,再让AI辅助,既避免了版权争议,又能提高效率。

他们还计划2026年全球上映,先去戛纳电影节亮个相。

OpenAI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想靠这片子证明,AI能更快更便宜地做电影,让好莱坞也跟着用AI,降低创作门槛。

但好莱坞好像不怎么买账,态度一直很谨慎。

好莱坞为啥不敢轻易用AI?最核心的就是两个顾虑:岗位和版权。

先说岗位,很多公司怕AI抢了演员、编剧的活。

之前美国编剧工会罢工,就把“限制AI在剧本里的使用”当成重要诉求,最后也和制片方谈妥了,AI生成的内容不能当剧本基础。

说实话,这顾虑能理解,要是AI真能写剧本、做动画,那不少靠手艺吃饭的人确实要慌。

再就是版权问题,除了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2024年索尼影视也加进去了,说Midjourney用了他们的影视角色训练模型,侵犯了版权。

好莱坞对版权看得特别重,毕竟好多IP都是靠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要是被AI随便用,损失就大了,现在行业里的态度也挺分裂。

迪士尼、华纳这些大公司,要么起诉要么出规定,比如迪士尼就要求AI内容必须过版权审核,人类创作者占比不能低于70%。

网飞稍微灵活点,用AI做内容审核、场景初筛,但原创的剧集电影还是靠人类团队。

倒是一些独立制作团队敢尝试,比如2024年有个叫《星尘旅行》的动画,用SeedancePro做了60%的场景,成本压到500万美元,还拿了电影节小众奖项。

搞不清好莱坞是真怕AI,还是舍不得放下传统那套。

一方面担心失业、侵权,另一方面又怕不跟上被落下。

毕竟AI已经能碾压三年的动画学习成果,还能缩短电影制作周期,这趋势想挡也挡不住。

毫无疑问,AI确实让动画制作变简单了,也给了更多普通人创作的机会。

但它不是要干掉人类创作者,像《Critterz》那样“人类创意+AI辅助”的模式,其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好莱坞要是一直盯着风险不敢动,怕是会错过行业变革的机会。

最好的方式还是早点定好规则,让人类和AI搭伙干活,这样既能保住创作者的权益,又能跟上技术的脚步,不至于被AI甩在后面。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