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还在为演出做准备,手机突然被消息淹没。段奥娟说,她到现在都没缓过神。这位曾以火箭少女101成员身份走红的歌手,因电影《岁岁平安》中“刘岁岁”一角,首度提名第3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没有演过电影,没有表演科班背景,她却站上了中国电影最高专业奖项的提名名单。
早上还在为演出做准备,手机突然被消息淹没。段奥娟说,她到现在都没缓过神。这位曾以火箭少女101成员身份走红的歌手,因电影《岁岁平安》中“刘岁岁”一角,首度提名第3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没有演过电影,没有表演科班背景,她却站上了中国电影最高专业奖项的提名名单。
这不只是一个偶像跨界成功的励志故事。当段奥娟的名字与马丽、周美君并列在最佳女主提名中时,它标志着一种趋势的确认:流量艺人转型不再是个案,而正成为重塑行业规则的力量。
近五年来,王一博凭《无名》《热烈》横扫华表奖、亚洲电影大奖;刘昊然为《解密》闭关学数学三个月,终获金鸡男主提名;肖战主演《藏海传》,被老戏骨评价“完全接住了戏”。他们不再是靠粉丝投票的“偶像”,而是以作品和表演细节赢得专业认可的演员。段奥娟的提名,正是这条转型路径的最新注脚。
有人质疑:非科班演员涌入专业奖项,是否稀释了金鸡奖的含金量?但数据揭示了另一面。第37届金鸡奖20位表演提名者中,超半数非科班出身。这不是偶然,而是行业选角逻辑的深刻转变。制片人不再只盯着中戏北电的毕业生,而是将目光投向短剧演员、综艺素人、偶像歌手——他们自带观众基础,也能在优质剧本中爆发惊人潜力。
当然,这条路径充满风险。许多流量艺人仍困于“数据明星”循环,作品寥寥,演技停滞。但段奥娟们的出现,打破了“必须从群演做起”的旧叙事。他们用极致准备弥补经验短板:刘昊然记录角色心理变化的笔记本厚达百页,王一博为一场雨中独舞高烧坚持拍摄。这种“去光环化”的投入,正在重新定义演员的专业性。
影视行业的未来,不会属于空有流量的人,也不会只留给传统科班。真正被需要的,是那些愿意为角色沉下去、把表演当信仰的演员。段奥娟的提名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它不喧哗,却可能掀起一场关于 talent 与 effort 的重新定义。当奖项开始为准备充分的人打开大门,无论他们来自舞台还是片场,那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岁岁平安。
来源:明明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