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年底首次在三明治开设了电影剧本写作工作坊。学员们每周都会完成一个小作业,跨年夜也没有休息。大家在创作和修改中投入的热情,相互的反馈和鼓励让我很感动。第五次课前的写作作业(无论是故事大纲还是剧本)可以看到大家有特别明显的进步。来自不同坐标的同学们用中文或者英
去年年底首次在三明治开设了电影剧本写作工作坊。学员们每周都会完成一个小作业,跨年夜也没有休息。大家在创作和修改中投入的热情,相互的反馈和鼓励让我很感动。第五次课前的写作作业(无论是故事大纲还是剧本)可以看到大家有特别明显的进步。来自不同坐标的同学们用中文或者英文创作,作品内容也显示出跨地域,跨文化的特色。
这几个月我在学习一门叫做 ‘神经-戏剧-游戏’治疗的课程,印象最深的是,处于婴儿期的人类具备几近神性的感官能力,比如当婴儿在母亲怀抱中的时候,TA会聆听、感受母亲的心跳,并把自己的心跳和母亲的调节至同一频率。这让我想到电影,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创作者特定的构思会在感官层面影响观众(直击心灵)。比如当《寻梦环游记》最终呈现在荧幕上时,一个坐在我旁边的观众甚至从头哭到尾。然而就个人而言,当我在学习创作初期,我偶尔会忘记写声音这一对电影极为重要的元素。然后忽然明白了,原来看电影时的震撼感受,和写剧本的过程是如此不同的事。
很快我们将会开设第二次剧作工作坊,我们依旧会介绍一个剧本作为电影施工图,它的各个维度是如何起作用的。在剧作人物的安排上,我们会思考在有限的荧幕时长中,怎样根据故事类型、叙事需求、主题表达以及不得不考虑的观众体验来决定故事时空的体量。故事中人物的体量 - 是单一主人公还是构建多线并行的人物群像,和人物建构的复杂性有怎样的关联?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在AIGC浪潮席卷而来(可能颠覆传统影视行业)的当下,一个讲故事的人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要在某一阶段去听取,如何听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借鉴AI的建议。这一点,编剧自身的判断非常重要。编剧只有经过一定的训练,才具备和AI一起摸索一个复杂剧作的能力。因为剧本创作永远离不开创作者个人的调研,构思,一遍遍推翻重写。每一步都需要你去做决定。这些决定永远无法依赖人工智能去完成 - 大到总体架构,一幕,小到一场戏,都包含着你的理性思考,以及人类最重要的审美。
这一期,我们除了经典的三幕剧探讨之外,还会欣赏近年来更为先锋的,在剧作上同样受到国际范围认可,却大胆颠覆了剧作传统的作品。比如帕特里西奥·古斯曼融合了叙事的纪录片《珍珠纽扣》;比如安格拉·夏娜莱克几乎没有对白,却有着强烈布列松式的,直击灵魂的《音乐》…我们会讨论它们在何种程度上,既忠实于电影本体(视听语言),又在剧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也会讨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电影《广岛之恋》,看看一个作家创作的电影剧本,和传统的剧本有什么差别,以及它如何巧妙地结合了小说和影视剧作两种体裁,成为了一部打动人心的经典作品。
上一期工作坊来自不同地球坐标的同学们非常专注,在五周的时间里,大家进行了特别棒的创作尝试。欢迎对电影文本感兴趣的学员们积极参与,期待十月的工作坊见到你呀。
导师简介
peiz(珮子)
写作者,获得2022 ‘China High Achiever’ 奖学金
2023年毕业于英国创造性写作发源地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获得Scriptwriting MA学位
创作 ‘HeTun’ ‘Septimus’ ‘Crawling in the Dark’ ‘S For Shimmer’等多部短片剧本
短片剧本‘Septimus’ 入选UEA Script public workshop SHOWCASE
短片‘Jun of the Red’ 收录入Egg Box Anthology剧作集
正在进行的长片项目 The Cloud ‘Pelvis No.2’,于2023年由剧作家Steve Waters指导
创作类型:剧情/奇幻/喜剧/悬疑
Yao is a writer from China. She studied Scriptwri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supported by China Postgraduate High Achiever Scholarship (Top2). She earned an MA in Scriptwriting in 2023. Creating naturalistic imagery with an air of mystery yet she is attentive to the daily lived reality of her characters who are often quirky and comical. She also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led by structural human cruelty.
英国剧作家Ben Musgrave对 The Cloud ‘Pelvis No.2’的评论:
In many ways this is an extraordinary script. Here is a captivating, intriguing, evocative metaphysical story. This script blends elements of ghost story, metaphysical mystery, and finds eerie parallels between characters.
James McDermott :
The Cloud ‘Pelvis No.2’ is an atmospheric engaging and moving screenplay. The writer’s creative voice is poetic and precise.
往期学员反馈
LiuLi:
我觉得五次课程有点短!还有好多想学习的!
牙子:
非常感谢三明治组织的这次工作坊,在学习写剧本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机会梳理我一直在写的一本小说,让我体验到了写剧本的快乐。感谢peiz老师干货满满的每堂课,有感受到老师真的很用心备课和给学生反馈。推荐的课堂电影也很有意思。
小曼:
老师辛苦啦!我感觉这个工作坊让我得到了比想象中更多的收获,能感受到peiz老师准备课程以及批改作业都特别用心。喜欢每一节课都有独特的侧重点和系统化的要点归纳,以及对于优秀剧本和我们自己作业的解读、点评。我也是觉得要是课程再多几周就好了!也希望老师能再推荐一些不同类别的优秀剧本供我们后续学习)另外我觉得自己通过这个工作坊对于写剧本有了更多的认识,知道该如何去下手和努力了,包括人物的构建、场景的细节、情节的编织。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老师!
Gabi:
Peiz老师真的是非常专业耐心的老师。对于没有受过写作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工作坊的课程讲解是很实用、很方法论导向的,很棒!另外对我来说课程最大的亮点是课后的写作反馈。时间问题我没办法全程上进度,但看到课友的作业也同样很有收获。
拉姆措: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剧本写作工作坊,可谓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就我个人体验而言,这五周前所未有的干劲满满,整个过程exhausting yet sooooo sweet!甚至有时候,脑子会因为塞满了各种ideas过于兴奋而久久无法入睡。一遍一遍改稿子甚至全盘推盘重写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也很爽,而且能确实感觉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making progress(hopefully~)。
我最喜欢的是这门课“lecture + 作业点评”相结合的模式,我认为效果很好。尤其是相比只有讲课或者只有写作练习,这种模式对初学者十分友好。我也非常喜欢老师每节课的推荐片单和剧本清单,都是非常精华的选篇。看得出Peiz老师阅片量巨大,每次在点评里有针对性推荐的参考书目/电影也很有价值;老师的课程内容也都干货满满,非常实用;每周留的作业也很棒,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尤其是最后push我们自己写和改写剧本前五页,虽然有些困难但是非常过瘾!
最后,再一次感谢Peiz和Leah,给了我们五周很棒的体验!我非常喜欢Peiz老师课上说的一句话,可以累,但不能苦,我觉得是对于这五周非常贴切的总结。之前每周想到周五的课,都很有盼头。就这么结束了,还真的不舍。还好大家之后可以在群里继续交流观影和写作,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同温层/共同体。大家继续加油!Enjoy writing. Enjoy life!
工作坊信息
10.18起每周五晚19:30 -21:30,至11月15日结束。
即刻报名
大师工作坊
Nazli: Fire and Ink-Stories of Desire
俞冰夏:存在主义入门
Melissa Wan: Writing Sex and Intimacy in Fiction
虚构写作
中文虚构短故事(每月开展)
钱佳楠: 创意写作工作坊
非虚构写作
中文非虚构短故事(每月开展)
Memoir Writing
Young Adults Personal Essay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在地写作
写作生活节
来源:中国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