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像是历史的证言,更是长鸣的警钟。9月18日晚,葛洲坝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走进影院,集体观看影片《731》,直面这不容忘却的真相,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影像是历史的证言,更是长鸣的警钟。9月18日晚,葛洲坝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走进影院,集体观看影片《731》,直面这不容忘却的真相,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以法之名,铭记伤痛》
张婷
9月18日,在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731》首映如期而至。影片中,731部队用无数无辜生命的苦难与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些被掩盖的罪恶、被扭曲的真相,在电影镜头下被还原、被揭露。当影院灯光亮起,《731》中受害者痛苦的呻吟仿佛仍在我的耳畔回响,那些被活体实验摧残的生命、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体,像重锤反复敲击着心脏。731部队的暴行早已突破人道主义底线,是国际法明确禁止的反人类罪行。那些看似客观的实验数据,每一笔都沾满罪恶,也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法治是抵御暴行的最后防线。作为公民,我为民族的苦难悲愤;而作为检察官,我深知铭记不是为了滋生仇恨,而是要用法律守护正义。唯有以史实为鉴,以法典为刃,坚守司法公正,才能筑牢人权防线,让那段黑暗历史成为永远的警钟,告慰逝去的灵魂。
《铭记炼狱之痛,守护不朽和平》
尹翰卿
《731》以冷峻的镜头语言,将那段浸透血泪的历史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炼狱图景,将整部影片笼罩在压抑氛围中。在如此绝境中,亦有着不屈的抗争精神。王永章在目睹到日本人的残忍暴行后,从一个唯唯诺诺只为活命的“顺民”,成为了真正能带领同胞挣脱枷锁的“王子阳”。随着一声枪响带走所有希望曙光,影片以“此地无人生还”落幕,看到石井四郎带着用受害者血肉换取的实验数据逃回日本,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愤怒,更是一种彻骨的寒意。走出影院,心中的沉重久久不散。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战争,但历史的“战争”仍在继续,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遗毒并未真正清理。我们要牢牢记住先辈们用血泪换来的教训: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从来都应该靠自己来争取。逝者含恨而去,唯有直面它、铭记它,才能让正义不被辜负,让和平永不褪色。
《记历史之痛,守护和平之光》
代玉铃
银幕上,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东北实施的细菌实验、人体解剖等反人类罪行,如重锤直击人心。无辜百姓沦为“实验材料”,孩童在恐惧中失去至亲。影片于“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上映,正是为了让这段苦难真相永不遗忘。其中最令人泪目的,是不同国籍的人在死亡坑中合力托举小男孩,将生的希望传递给他。这一幕恰如先辈以血肉之躯托举民族存亡的隐喻,正是他们一代代不屈抗争,才换来今日的盛世安宁。影片结尾处的“你若记得,我便活着”如泣如诉地叩问着每个观众:遗忘苦难即背叛历史,铭记才是对逝者最深切的告慰。如今硝烟散尽,但《731》的教训从未过时。铭记血泪史,绝非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片尾3513名遇难者名单缓缓滚动,观众席的沉默与哽咽,已化作守护和平的集体誓言。作为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我们要警惕任何淡化侵略历史的言行,让“反对战争、守护正义”的火炬代代相传。
《暗夜之中 精神如炬》
周玉
当“试验品”的标签粗暴代替他们的身份,当冰冷的编号践踏最后的人格尊严,生命被视若蝼蚁,焚尸炉日夜轰鸣。在我灵魂深处翻涌着的,是几乎破胸的愤怒,是无从言说的悲痛。但在沉重之中,也生出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敬佩——那些身陷绝境却不低头的人们。他们本是芸芸众生中的凡人,没有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在危难时刻绽放超越平凡的伟大,在绝境中点燃照亮彼此的微光。他们用向死而生的坚定执着,诠释了 “我们” 二字的真正含义:不是独自逃生的自私,而是危难时彼此托底的信任;不是只顾自身的狭隘,而是为他人撑起一片天的担当。它呼吁我们超越小我局限,上升到大我境界,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滚滚洪流,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紧密相连,以涓滴之力汇聚成推动时代向前的磅礴伟力,才能真正告慰那些沉睡的先辈,才能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的道路。
《血色警钟,永志不忘》
李夏
影片中,日军以“防疫研究”为名,在哈尔滨建立起了人间炼狱。冻伤、毒气、鼠疫、活体解剖......那些曾被掩埋的暴行,在冷峻的镜头下赤裸呈现,没有一丝粉饰,只有触目惊心的真实。影片没有宏达的战争场面,而是将目光投向小贩王永章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被欺骗、被囚禁,从最初的恐惧无助,到绝境中的觉醒和反抗,每一个眼神、每一滴泪水都牵动人心,那份深入骨髓的绝望与尊严的挣扎已令人潸然泪下。王永章不是抗日英雄王子阳,他是他自己的英雄。影片最震撼的,是那无声的控诉——深渊里的尸骨垒成了小山,唯一逃出的人生死未卜,当“这里无人生还”六个字如血痕划破画面,我听见了历史的呜咽。731的罪行不只是过去的伤疤,更是一面映照人性深渊的镜子,提醒我们:当暴行被遮蔽,当记忆被淡化,黑暗便有了重生的缝隙。吾辈当自强,这血色的警钟,必须永远回响在民族的记忆深处。
《无法忘却的警钟》
任翔宇
看完《731》,胸口像压着巨石,半天喘不过气。镜头里没有刻意渲染的血腥,却比任何特效都戳心——被当作“实验材料”的百姓,麻木又绝望的眼神;冰冷实验室里,毫无人性的“活体解剖”记录。这些不是虚构的剧情,是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曾经只在课本里看到“731部队”四个字,如今才真正懂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最让我难受的,是片尾3000多个受害者的名字在银幕上滚动,整整持续三分钟,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生命轨迹,唯恐后人轻飘飘一句“都过去了”,辜负了那些没能开口的亡魂。电影用最朴素的镜头告诉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从不是为了记恨,而是为了守住底线——永远警惕任何形式的暴行,永远珍惜如今的和平。走出影院,只想着:这样的痛,绝不能再重演。
《历史的血痕与青年的担当》
电影《731》以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呈现了那段黑暗历史。实验室里,受害者的哀嚎与施暴者的冷静形成骇人对比,这种将人视为实验材料的非人行径,让我在观影时数次握紧拳头。日军丧尽天良的行为,暴露了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性的彻底扭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仍有抬头之势,右翼势力不断试图美化侵略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原谅邪恶就是默许罪行。面对 731 部队的滔天罪恶,“我们绝不能忘记”。这是对遇难同胞的承诺,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边温馨的灯火,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记住,是无数先辈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国富民强。作为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的青年一代,我们应当警钟长鸣,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用实际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来源: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