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18当天,电影《731》在全球首映,首映当天就创下了两项记录,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这几天影片的票房一路攀升观影热度居高不下。然而评论却呈现两极分化,于是昨天,我就带着一家人去万达影院观看了,下面谈谈我的观后感。
918当天,电影《731》在全球首映,首映当天就创下了两项记录,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这几天影片的票房一路攀升观影热度居高不下。然而评论却呈现两极分化,于是昨天,我就带着一家人去万达影院观看了,下面谈谈我的观后感。
一张花了我32元,3张96元
首先,能把电影和爱国扯到一起的第一人,那绝对是个天才。因为一旦电影和爱国题材相关,它的票房便不会太差,进可攻退可守。像《战狼2》,结尾处的护照上还写着一句话:“当你在海外遇到危险时,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最后票房飙到了57亿左右。像《哪吒2》冲进了全球票房前十,不少人认为这是国产电影的光辉时刻,说要大家力挺它冲击全球第一,最终止步于第五名。《731》也一样,打着爱国的情怀,让大家铭记历史,所以短短三四天时间,票房就已经超过12亿了。
然而里面的许多剧情却经不起推敲,比如王永章的几次失误,都没被日军杀害,其他人犯点小错,都会被毫不犹豫地杀掉,比如杜存山,仅仅只因喊了几句自己的名字,就被杀了。反而王永章屡次犯错,却都能奇迹般地顺利活下来。顶多是日本女军官抓他看残忍人体实验,以此作为警告,这主角的光环太过明显了。而且后面还让他进到中药库打扫卫生,强行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简直是离谱。
第二个离谱的片段是王永章带大家逃跑的时候,为何他会独自带一个孕妇跑向左边,让小男孩带大伙跑向右边?他也不知道哪一边生存的几率大,不应该是一半往左一半往右吗?如果他的方向存活的概率大,他应该多带一点,如果他这边的方向注定是死路一条,就不该带着一个孕妇跑。这样的设计我真的想不出半点合理性。
第三个离谱的设计是冯文娟饰演女军官,一个女军官,能在那个年代的731部队掌管大权,这不是开玩笑吗?731部队在历史上臭名昭著,无论是装备还是经费,在日军的众多部队里,它都是最顶配的存在。部队很多都是科学研究者,他们的项目被看做实现大东亚共荣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所有的吃穿用度以及试验设备,都是最好的。而当时一个女流之辈的社会地位,还是在日本,怎么会让她掌控如此重要的试验基地呢?只能说导演为增加戏剧冲突不惜违背基本史实,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创作态度令人愤慨。
影片中还有许多这类离谱的设计,让人看了觉得莫名其妙,比如日本的和服游街有何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给逃跑者一个跑的理由吗?女军官与受难女性共眠又想表达什么?导演甚至在片中插入喜剧段落,与题材的沉重性产生令人不适的割裂感。这种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只会让人感到猎奇而非反思。
随着《731》的负面评论增多,导演也紧急关闭了社交平台的评论,然而观众并不就此止步,纷纷给其前作《铜雀台》打低分,让我们看到了大众对这种消费历史行为的集体抗议。
当然也有人力挺这部电影的,他们认为在和平已久的今天,《731》的上映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影片中所有实验,从零下30度的冻伤实验到活体解剖,从细菌战研究到毒气测试,每一个镜头都基于确凿的历史证据。都能从731罪证陈列馆找到原型,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而且影片的主题是要提醒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历史的伤痛并未远去,民族的记忆需要代代相传。所以大家不必吹毛求疵。
第二点,影片也揭示了科学与道德的关系。毕竟731部队的成员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学专家,却在“科学研究”的幌子下犯下反人类罪行。这种对科学伦理的警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他们认为《731》不仅是一部电影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洗礼。
那么,你觉得这部影片如何呢?你会去电影院观看吗?
来源:饶客创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