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来了“加特林”,不是电影里的狠角色,而是冲着无人机去的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1:07 2

摘要:今年九月,波兰东部边境的军营里,士兵们围着一台刚运来的新武器看得目不转睛。它全身黑色,四根粗壮的枪管并排而立,转起来像风车一样。年纪小点的一个士兵看着它,忍不住说了句:“这不就是电影里那种‘加特林’吗?”

今年九月,波兰东部边境的军营里,士兵们围着一台刚运来的新武器看得目不转睛。它全身黑色,四根粗壮的枪管并排而立,转起来像风车一样。年纪小点的一个士兵看着它,忍不住说了句:“这不就是电影里那种‘加特林’吗?”

没错,这台“加特林”真叫WLKM,是波兰人自己造的。但它不是为了拍科幻片,而是专门用来打频繁闯进波兰边境的俄罗斯无人机。

去年一年,波兰边境的天上频繁有不明飞行物闯入。最开始哨兵们以为是天气气球或者民用无人机,但慢慢发现并不对劲,这些“飞行物”总是在特定的时间、以固定的路线出现,还特别喜欢靠近军事基地和雷达站。

后来经过多次确认,这些不明飞行物大多是来自俄罗斯的小型侦察无人机,有的甚至飞到了北约边境线附近。

俄罗斯无人机

波兰国防部内部开了好几次紧急会议,商量着要怎么应对。

说起来,有不少办法防无人机,比如用导弹打、用电子干扰搞瘫痪、用雷达提前预警。但这些方法都有个问题:贵、慢、不好用。

打个比方,用导弹去打一架几千美元的小型无人机,就像是用一枚金条去砸蚊子,成本高得吓人。

电子干扰虽然便宜,但有时候干扰不了那些已经“升级”的无人机,比如不用GPS导航、频率跳变的那种。

所以波兰人想了个办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上点“老办法”?用枪打。

可打也得讲究效率。普通步枪、机枪根本追不上飞在天上的无人机。这时候,就该WLKM就上场了。

WLKM是波兰扎克兰迪·梅奇尼斯·塔尔努夫公司研制的。它不是普通机枪,而是四管旋转、每分钟能打出3600发子弹的“大风扇”

它能打多远?2000米内的目标都在它的“火力扇区”里。拦得住多高?1500米以下的低空目标,它都能盯得住。

而大多数小型无人机飞行高度就在这个范围内。也就是说,WLKM就是专门为这些“低飞快跑”的目标准备的。

更重要的是,WLKM可以装在固定据点、遥控炮塔、装甲车上,还能接入光电追踪系统,甚至未来接入自动探测网络。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北约也有导弹系统啊,波兰干嘛自己这么着急?

原因很简单:波兰的地理位置太靠前了,直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旦边境出事,首当其冲的就是波兰。

所以波兰不能等到对方先动手,得先把自己的门加厚。

而且,WLKM也不是孤军奋战的。波兰这几年买了F-35战机、M1A2坦克、K2主战坦克,还引进了海马斯火箭炮。WLKM正是这一整套“现代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专门用来填补“高端武器不适合处理的小目标”。

前波兰陆军炮兵团长马雷克·斯塔西克说过一句话:“这不仅是一台战术武器,它更是一个政治信号。”

什么意思?波兰这次的动作是告诉所有人,我们有能力,不靠别人,也能快速应对新威胁。

一台“加特林”机枪,承载不了太多战略梦想,但它能在关键时刻,守住边境线上的那一公里。

而在今天的欧洲边境,那一公里的意义,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