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小时前,一篇观影感言在社交平台掀起波澜:“没看过《731》的别看了,不是你受不了刺激,而是你会对石井四郎恨得想撕碎他!”这部影片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观众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冲击?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饰演日本战犯的竟是一位67岁的日籍演员。他为何甘愿背负骂名?这
**《731》:一部刺痛民族记忆的电影,67岁日本演员为何甘当“历史罪人”?**
**【引言:一部电影,两种震撼】**
22小时前,一篇观影感言在社交平台掀起波澜:“没看过《731》的别看了,不是你受不了刺激,而是你会对石井四郎恨得想撕碎他!”这部影片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观众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冲击?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饰演日本战犯的竟是一位67岁的日籍演员。他为何甘愿背负骂名?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石井四郎:银幕恶魔,历史罪人】**
电影《731》以赤裸裸的镜头语言,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石井四郎作为该部队的指挥官,其形象被刻画得令人发指——活体实验、细菌战、惨无人道的人体解剖,每一幕都刺痛着观众的神经。网友直言:“看完后哭都无力,只剩下对历史的悲愤。”这种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真实历史中731部队对中国平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二、平田康之:替父赎罪的“鬼子专业户”】**
饰演石井四郎的日本演员平田康之,因多次出演抗日题材被中国观众戏称为“鬼子钉子户”。他坦言,接拍《731》是源于父亲的忏悔——其父曾是侵华日军一员,晚年终日被罪恶感折磨。平田康之说:“我演这些角色,是为了替父亲赎罪,也是为了让更多日本人知道真相。”为此,他长期定居中国,甚至不惜承受日本右翼的谩骂。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值得所有人尊重。
**【三、艺术与良知:一部电影的现实意义】**
《731》的上映引发了两极反应:中国观众盛赞其“敢拍真历史”,而日本部分媒体却指责其“煽动仇恨”。但历史不容篡改,艺术更应成为真相的载体。平田康之的表演,恰恰证明了良知可以超越国界。正如网友所言:“一个日本人能演好石井四郎,恰恰说明这部电影的力量——它让罪恶无处遁形。”
**【结语:铭记历史,方能前行】**
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去看《731》吗?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这部电影的价值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良知的拷问。平田康之用行动告诉我们:正视过去,才能走向未来。而作为观众,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选择铭记——因为遗忘,才是对受害者最大的背叛。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