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9月21日12时37分,影片《731》票房突破11亿。
这么多年了,终于有部电影敢碰这个题材。
能播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影片本身的历史意义大于电影本身。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骂《731》是烂片呢?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9月21日12时37分,影片《731》票房突破11亿。
4天就能有这样的票房成绩,非常不错,可见爱国情怀驱动大家自发进入影院。
但是这么惊喜的票房,也炸出了一堆“牛鬼蛇神”。
首先,很多人不尊重这部电影本身。
有人去电影院观看,看了一会就全程睡觉,认为没意思。
有人观影的时候,一边聊天,一边谈笑风生,一点也不严肃。
居然还有人在这么严肃的话题下进行网络行骗,真的无语。
既然选择了这个题材进入电影院,就要做到起码的尊重,不然其实没必要来看的。
其次,还有很多人认为电影没拍出日军的罪行,应该记住仇恨才对。
这些说法太偏激了。
这部电影是基于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进行细菌战研究的真实事件。
细菌战人体实验有多恐怖,怕是看一眼就能让你晕过去的那种。
所以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场景,是根本不敢拍也不能原封不动拍出来的,不然都过不了审核。
而且不管是九三阅兵,还是《南京照相馆》和《731》,目的真的不是散播仇恨和延续仇恨。
这些都是想告诉我们的和平的来之不易。
02当然,这部电影被质疑最多的,就是“实验室弄得那么干净,是不是在美化日本人?”
说实话,这种批评有点外行了。
真正的731部队实验室啥样?
历史资料明明白白写着:就是干净得吓人。
为啥?
因为那是做细菌实验的地方,必须无菌操作,不然实验数据就不准了。
这不是导演不严谨,也不是导演在美化日本人,而是尊重历史事实。
实验室内有各种水果可以吃,那是日军队员在处理沾染在身上的细菌。
至于实验室为什么有瓷砖和抽水马桶?
那可是真实的历史场景。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导演赵林山多次前往哈尔滨731遗址参观。
现存的731部队四方楼基体墙面有进口白瓷砖。
当时的731部队为了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在吃住方面对实验者有一定“优待”,牢房里铺设着洁净的瓷砖个别房间还有冲水马桶。
这些设施是为了维持被实验者“实验所需”的健康状态,以便更高效地进行反人类实验。
此外,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采访原731部队成员后,也在书中提到为了保证“医学研究”的环境,基地大楼会贴上雪白的瓷砖。
把实验室拍得脏乱差反而才是篡改历史,把731部队妖魔化成一群邋遢的疯子,反而减轻了他们的罪责。
要知道,真正可怕的是这些穿着白大褂、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冷静理智地做着惨无人道的实验。
真正的恐怖不是血淋淋的场景,而是极端理性下的极端残忍。
那种冷冰冰的“整洁”,才是731部队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所以不了解真实历史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局限。
03但是不能说《731》就一定拍得很好。
导演既想保留历史的沉重感,又忍不住加了好多商业大片式的刺激镜头,结果两边不讨好。
历史学者觉得太娱乐化,普通观众又觉得不够爽。
但我觉得吧,电影确实不完美,但能拍出来就是胜利。
《731》最大的意义是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段历史。
要不是这部电影,多少人会主动去了解731部队的罪行?
票房十亿说明至少有数千万观众走进了电影院,这其中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知道这段历史。
这就值了!
咱们可以批评它哪里拍得不好,但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更别说质疑它“美化侵略”了。
电影里没有一个人能侥幸活下来!两边都有枪。
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电影最后一句话:同志们,向前走,前方有光!有万家灯火,有国泰民安!
这句话,就是整部电影的升华。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长,短短几个字,懂的都懂。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