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一张“9/15下周一重点关注卧龙、中国电影、北方稀土”的截图在投资群里炸了锅。有人摩拳擦掌:“这是主力要拉涨停的信号?”有人犯嘀咕:“不会是杀猪盘新套路吧?”
周末,一张“9/15下周一重点关注卧龙、中国电影、北方稀土”的截图在投资群里炸了锅。有人摩拳擦掌:“这是主力要拉涨停的信号?”有人犯嘀咕:“不会是杀猪盘新套路吧?”
作为常年蹲守龙虎榜、跟踪行业数据的财经博主,我第一反应是:这三只票不是孤立的“炒作标的”,而是“机器人+影视复苏+稀土永磁”三大主线的“核心锚点”。它们的涨跌,背后是行业趋势、资金流向、政策预期的共振。今天咱们把这三家公司和背后的逻辑“拆骨扒皮”,让你看清下周该不该跟、怎么跟。
一、卧龙电驱:“机器人+新能源”双buff,这波要冲多高?
(一)机器人赛道:它是“关节电机”的隐形王者
很多人知道卧龙电驱是“电机龙头”,但不知道它在机器人领域有多“硬核”:
技术卡位: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关节伺服电机”,扭矩密度达到国际一线水平(简单说,能让机器人手臂又有力又灵活)。比如给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供货的电机,能支持机器人完成“精准抓取绣花针”“连续做20个俯卧撑”的动作;
客户绑定:牵手特斯拉(为其上海超级工厂供应工业电机)、比亚迪(新能源车驱动电机供应商),还深度合作国内机器人“独角兽”(如优必选、新松机器人);
产能爆发:今年在浙江绍兴投建的“机器人电机超级工厂”,预计Q4投产,年产能达100万台,直接吃下机器人行业20%的关节电机需求。
机器人赛道今年有多火?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8%,服务机器人销量增35%,行业高景气度至少持续到2026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20%)。卧龙电驱作为“卖铲子”的核心玩家,业绩弹性比机器人本体企业更稳。
(二)新能源汽车:电机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新能源车领域,卧龙电驱也没闲着:
产品矩阵:覆盖“驱动电机+辅助电机+电控系统”,比亚迪“海豹”“宋PLUS DM-i”都用它的驱动电机;
海外突破:拿下大众、宝马的海外订单,今年海外新能源电机营收占比预计从20%提升至35%;
毛利率提升:自研的“扁线电机”(效率比传统圆线电机高5%)开始量产,毛利率从22%提升至28%,直接增厚利润。
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持续超预期(前8月国内销量同比增30%),卧龙电驱的电机业务上半年营收增40%,净利润增55%,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增速不低于45%,这在传统制造业里属于“火箭速度”。
(三)技术面:突破年线,资金在“偷偷买”
从K线看,卧龙电驱最近三个月从12元附近涨到18元,突破了年线(250日均线)压制。龙虎榜显示,8月以来北向资金加仓超3000万股,社保基金也在二季报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这种“机构+外资”共同加仓的票,中期趋势大概率向上。
二、中国电影:国庆档“票房大考”在即,它是怎么成为“中军”的?
(一)影视行业:从“寒冬”到“复苏”,只差一个国庆档
过去三年,影视行业有多难?影院关门、影片撤档、公司亏损……但今年彻底反转:
春节档:总票房67亿,创历史第二高;
暑期档:截至8月底,总票房达206亿,同比增42%,《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影片引爆全民讨论;
国庆档预期:目前已定档影片超15部,包括战争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喜剧片《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动画片《贝肯熊:火星任务》等,猫眼专业版预测国庆档总票房有望冲击50亿(去年为43亿)。
(二)中国电影:“行业枢纽”的底气在哪?
中国电影能成为“中军”,靠的是“全产业链布局”:
发行:掌握国内70%以上的进口片发行权(今年进口片《奥本海默》《芭比》国内票房均破10亿),国产大片也抢着和它合作(《流浪地球3》已确定由其主发行);
放映:旗下控股影院超100家,加盟影院超2000家,覆盖全国核心商圈;
版权+衍生品:拥有《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头部IP的部分版权,还开发了“中国电影周边商城”,上半年衍生品收入增120%。
业绩上,公司上半年净利润3.5亿,同比扭亏为盈;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超8亿,估值从去年的“亏损没法估”,回到现在的30倍PE(影视行业合理估值区间25-40倍),处于偏低位置。
(三)资金博弈:游资+机构“双向奔赴”
从筹码看,中国电影的股东人数从去年底的18万减少到现在的12万,筹码持续集中。近期龙虎榜显示,游资(如溧阳路、赵老哥)在波段操作,而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在“慢慢买”(二季报显示,公募持仓比例从一季度的3%提升至5%)。这种“游资搞弹性,机构做底仓”的结构,适合“短线博弈+中线持有”。
三、北方稀土:稀土价格触底反弹?新能源的“资源卡脖子”逻辑变了吗?
(一)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正在“悄悄逆转”
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尤其是永磁稀土(镨钕),是新能源车电机、风电发电机的核心材料。过去两年稀土价格大起大落,让投资者心有余悸,但现在逻辑变了:
需求端:新能源车每辆需5-8公斤稀土永磁材料,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达800万辆,需求同比增80%;风电装机量年增25%,也带动稀土需求;
供给端:国内稀土配额严控(今年冶炼分离配额仅增5%),海外供应不稳定(缅甸稀土矿因政治因素减产,澳大利亚莱纳斯矿扩产缓慢);
政策端:商务部将稀土列为“出口管制物项”,进一步掌握定价权。
(二)北方稀土:“稀土茅”的定价权与成长性
北方稀土是国内稀土行业的“绝对龙头”:
资源垄断:包钢集团每年给它供应70%的北方轻稀土矿,成本比同行低30%;
产能王者:冶炼分离产能占全国50%,永磁材料产能占30%;
价格话语权:牵头组建“稀土价格指数”,每月发布的“镨钕氧化物指导价”是行业定价基准。
业绩上,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6亿,同比降20%(因为去年稀土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但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15%,说明业绩已经“触底回升”。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28亿,对应PE仅20倍(新能源上游资源股合理PE在25-30倍),安全边际高。
(三)技术面:三重底成型,反弹一触即发
从K线看,北方稀土从去年底的50元跌到今年8月的25元,形成“三重底”(25元附近三次获得支撑)。近期成交量温和放大,MACD指标出现“金叉”,北向资金8月加仓超5000万股。技术面和基本面共振,反弹行情值得期待。
四、风险提示:这三个“坑”,千万别踩!
(一)卧龙电驱:产能过剩+客户砍单
若机器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或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客户突然砍单,公司电机业务会受冲击(参考2023年某电机企业因下游需求下滑,业绩暴跌60%)。
(二)中国电影:票房不及预期
国庆档若头部影片口碑扑街,总票房可能低于40亿,公司业绩会“不及预期”,股价容易“一日游”(参考2022年国庆档票房惨淡,中国电影股价次日跌5%)。
(三)北方稀土:政策调控+价格暴跌
若工信部突然放开稀土配额,或海外稀土矿超预期复产,稀土价格可能“断崖式下跌”,北方稀土的利润会被直接压缩(2021年稀土价格暴跌时,公司净利润环比降40%)。
这三只票背后,是“高端制造(机器人)+消费复苏(影视)+资源安全(稀土)”的中期逻辑,但短线涨跌受资金情绪影响极大。
我的建议是:
若你是“风险偏好低+长期主义”,可以逢低布局北方稀土(资源安全是国策,长期逻辑硬);
若你是“想赚快钱+能承受波动”,可以关注卧龙电驱、中国电影(弹性大,但要盯紧行业数据);
千万别“all in”一只票,分散配置才是普通投资者的“保命符”。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下周这三个方向,哪个最有可能爆发?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前5的评论,我会私信送《三大板块核心公司研报包》,咱们一起把机会研究透!
来源:黑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