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天票房1.36亿,评分却跌到6.1,看完《731》的人直接吵翻。
半天票房1.36亿,评分却跌到6.1,看完《731》的人直接吵翻。
有人出影厅就蹲墙角哭,纸巾用掉一整包。
有人掏出手机打差评:场景太干净,像穿越网剧。
9月18日上映,排片率冲到99.7%,单位包场、黄金场售罄。
导演赵林山憋了五年,想拍一部年轻人愿意看的战争片。
他选了商业片套路:越狱主线、动作戏、笑点。
结果第一批观众分裂成两派。
哭派:活体实验镜头还原档案照片,孩子被抱走那一刻全场抽泣。
骂派:日军女军官爱上中国翻译,弹幕直呼离谱。
历史顾问在首映后发文:剧本改了十七次,删减了37分钟血腥画面。
赵林山解释:不删没法过审,不商业没人看。
猫眼想看画像显示,24岁以下占58%,七成是第一次听说731。
知乎热帖:看完电影去翻纪录片,才知道冻伤实验是真的。
差评集中在三点:
一、主角光环太亮,徒手拆铁门。
二、场景太新,砖墙连灰都没有。
三、笑点尬,日军讲段子观众笑场。
制片方提前做了校园路演,北大、复旦学生提意见:别拍成说教。
于是加了越狱、爱情、兄弟情。
历史学者提醒:731部队档案公开不到10%,能拍的更少。
电影只拍到人体实验,细菌战、战后交易都没碰。
去年《八佰》也挨骂,票房31亿。
套路一样:商业外壳+历史边角料。
观众到底要什么?
真实,还是好看?
赵林山在采访里摊手:拍得太真,年轻人绕道;拍得太假,历史粉开骂。
一条高赞短评:片子不完美,但让我儿子问731是什么,这就值回票价。
再不做功课,下一部历史片还会踩同一个坑。
记住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不再发生。
来源:勇敢的麻酱W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