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从去年暑期,一直炒作到今年上映,中间经历了起起伏伏,暑期7月31日未能如期上映,还引发了观众的一阵猜疑。
兄弟们,中国影史想看人数第一的《731》,终于来了!
影片从去年暑期,一直炒作到今年上映,中间经历了起起伏伏,暑期7月31日未能如期上映,还引发了观众的一阵猜疑。
9月18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731》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猛是真的猛啊,未公映前,其首日预测票房为2.73亿,到了结尾,直接狂轰3.4亿。
影院排片一骑绝尘,别的片一看这架势,撤档的撤档、扑街的扑街。
本周档期最惨的当属古天乐了,这位港片最后的守门人,今年第三部新片《临时决斗》,直接被《731》按在地上摩擦。
不是古仔不努力,是这回,姜武真的把他打懵了。
一、预测票房15亿,《731》强势夺冠,首映票房大爆。
周四内地单日票房排行榜出炉,大盘共计揽下3.5亿,环比周四暴涨了1470%,并同时创下了春节档之后第三高单日开画。
前三分别为《731》《捕风追影》和《南京照相馆》,
《731》上映首日打破了10项票房纪录,全国院线经理给此片排了27.2万场,超过了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4》,创下了中国影史最高单日排片纪录。
排片占比71%。上座率24.6%,久违的9月低迷市场被彻底打破,电影院从之前的门可罗雀,直接进入人头攒动状态,这架势堪比春节档。
《731》首映狂轰3.4亿,票房爆发,冠军和亚军的差距竟达到了近100倍之多。截至发稿时止,开画次日,内地票房破4亿,这属于最为典型的一骑绝尘!
《731》票房爆成这样,主要与“天时地利”关系密切,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此片正式开辟了918档期,从此之后,每年的9月18日,均可以公映“勿忘”题材类似电影。
由于首映开画远超预期,票务平台给出了二轮修正预测票房,将会剑指15.88亿,最终能否实现,还得继续看首周末4天的票房表现。
目前,《731》的票房基本盘,已经显现出来了,只要电影的口碑保持中等偏上,片方将会赚到手软。
二、口碑没爆,但也没崩。
电影《731》,能爆,不是没道理的。
影片不是那种敲锣打鼓的喧哗,而是沉甸甸的情绪和绕不开的话题感,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某种使命感的。
未公映之前,有一些观众在心里打退堂鼓:“题材这么沉重,敢不敢看啊?”上映后,影院座无虚席,越是这样的题材,只要拍得够真、够狠、够直接,反而越有人愿意买单。
《731》最聪明的地方,是没有走“传统主旋律”那套老路。不强行煽情,不刻意拔高,就是用冷峻的镜头摆事实:历史就是这样,人就是这样。
这种不讨好、不夸张的处理,让观众觉得实在。但要说它口碑炸了吗?很显然,并没有,啡哥之前也写了一篇关于此片口碑的文章。
首波口碑反馈出来后,很多影评人指出,《731》在叙事上有点平淡,剧情推进稳,但缺乏高潮爆点。
相比《南京照相馆》那种层层递进的情感冲击,这片子更像是一部纪录式叙事,观众看完后,普遍觉得“并没有那么惊艳”。
片方在豆瓣还做了紧急控评动作,删除了一大堆负面差评,从现在来看,绝大多数观众给出了三颗星,也就是说,《731》没有达到《南京照相馆》的口碑。
但也不至于像《749局》那样烂,这种完成度还行,但不够深刻的口碑,差不多处于中规中矩、平分秋色的水准,预计豆瓣会开出5.5-6.5分的样子。
这很符合导演赵林山的一贯水准。影片本身,我尚未观看,暂不做评价,后续再和大家详细分享我的观感。
可偏偏,中规中矩,在这个档期竟然成了一种优势。
为什么?
因为同档期根本没对手!
原本有一部好莱坞惊悚片《同甘共苦》说要上,结果一看《731》这排片占比超过70%,直接连夜撤档,跑得比兔子还要快。
剩下唯一一个勉强应战的,是古天乐和梁咏琪的《临时决斗》,这部空降来的影片,简直惨不忍睹。
三、姜武把古天乐打懵了。
《临时决斗》在香港春节档上映时,票房1242万港元,算是拿了春节冠军。影片为动作喜剧题材,加上香港市场小,又与贺岁片气氛契合,成绩好不难理解。
可到了内地,这电影感觉就像走错了片场,喜剧不喜剧、动作不动作,宣传几乎为零,档期还撞上《731》这种情绪拉满的硬货。
可想而知,如果抢不到排片,那铁定“一日游”便匆匆下映了。
9月19日,《临时决斗》内地预售票房20万,首映报收1.9万,只拿到2238个场次,排片占比0.5%,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排片。
很明显,这部香港夺冠影片,内地票房惨败了,古天乐的观众缘正在悄悄流失。是的,这是古天乐今年第三部扑街电影。
之前的《恶行之外》《私家侦探》,不管是票房还是口碑,全都悄无声息地糊了。
加上《明日战记》卖惨营销反噬,很多观众直接甩出一句“怎么又是古天乐?”。如今,成龙大哥都在接好剧本了,而古天乐还在重复老路。
至于,姜武凭什么把古天乐打懵了?
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不是姜武比古天乐能打,是《731》这种电影,恰恰打在了当下市场的“七寸”上。
啡哥分析认为,主要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其一,姜武的表演。
片中他饰演的核心角色,需要传达复杂的情感,狠辣中带点人性。观众反馈,他的眼神和肢体语言特别到位,不少人说“看他演戏,像在看纪录片”。
这跟古天乐的风格对比鲜明,古天乐更偏商业化,帅气外形加持,但深度不足。姜武的“狠”,正好对上了片子的基调,让人记住。
其二,电影本身的优势。
《731》是历史题材,带有全民共鸣,而《临时决斗》是动作喜剧,定位窄。档期红利让《731》称霸,姜武只是代表,但整个团队的策略赢了。
古天乐的模式是明星效应,但现在的市场更青睐于内容为王的时代。想想金城武,早年也靠颜值,现在转型深度角色才稳住。
其三,市场的变化。
内地观众成熟了,不再只追星,更看重故事真实感。《731》提供了一种“表达渠道”,让观众觉得买票是支持历史记忆。
这打在了“七寸”上,古天乐的贺岁喜剧就显得浅了。不是个人输赢,是模式碰撞。姜武赢了,是因为他代表了新趋势。
其四,不用心做港片。
有人说港片没落了,其实不对。
古天乐自己主演的《九龙城寨》之前也爆过,甄子丹的《怒火重案》也成功过,包括刘德华的《拆弹专家2》票房也爆过。
问题不在于港片不行,而在于某些港片还活在过去的光环里。一味堆阵容、搞合家欢、打怀旧牌,却忽略了内地观众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要的不是“老套路新拍”,而是“新语境下的好故事”,比如说,成龙的《捕风追影》改编的就相当不错。
而《731》这种电影,从选题到拍摄到上映节奏,完全是为内地市场量身定制的。影片不靠明星刷脸、不靠卖惨营销、不靠宏大叙事。
光这个题材,就秒掉了古天乐的《临时决斗》。
说到底,《731》的爆,不是偶然,而是踩准了情绪的节点。
来源:电影票房预告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