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当电影院的灯光缓缓暗下,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银幕上那段几乎被尘封的历史拽入了深渊。整个观影过程,影厅里几乎听不到吃爆米花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抽泣和倒吸凉气的声音。一位88岁的杭州大爷,看完后眼含泪花,反复念叨着“太残酷了”。更有年轻的男
文|钱柚子
一部筹备了11年的电影,上映首日便让无数观众在影院捂眼痛哭,甚至连影院的工作人员都笑不出来。这部电影,就是《731》。
9月18日,当电影院的灯光缓缓暗下,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银幕上那段几乎被尘封的历史拽入了深渊。整个观影过程,影厅里几乎听不到吃爆米花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抽泣和倒吸凉气的声音。一位88岁的杭州大爷,看完后眼含泪花,反复念叨着“太残酷了”。更有年轻的男观众,在看到活体解剖的片段时,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紧握的拳头青筋暴露。坦白说,那种直面人性之恶的冲击力,是任何文字都无法完全复刻的。
走出影院,一名医学生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嘴角颤抖地说:“我们在用动物做实验时尚且有怜悯之心,可是他们对人却能如此残忍!” 是啊,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冷血?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坦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无法对散场的观众挤出职业性的微笑,因为那份沉重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谁都笑不出来。
这部电影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案藏在导演赵林山那长达11年的坚持里。一切的开端,源于他在日本收集资料时听到的一句刺心之语:“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这句话像一根针,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也点燃了他必须把这段历史公之于众的决心。为此,他花了整整6年时间在日本取证,确保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依。这种近乎偏执的较真,才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电影中,许多挑战生理极限的实验被还原。“人体70%是水”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结论,其背后竟是一场将活人关在高温干燥室里,活活烤干以测量数据的残忍实验。当演员孙茜饰演的孕妇被带进一间满是婴儿标本的屋子时,整个影院一片死寂,那种恐惧和绝望穿透了银幕。为了追求极致的真实感,赵林山导演甚至让自已刚出生不久的亲生女儿出演了影片中的婴儿。
这份沉甸甸的作品,在9月17日选择了哈尔滨作为全球首映地。导演赵林山在现场数度泪洒,他说:“首映必须在哈尔滨,这是对那些逝去的人的一种告慰!”次日公映,影片不负众望,首日票房突破2亿,打破数十项纪录,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也纷纷发声支持。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共鸣。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部电影的涟漪已然跨越国界。许多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日本上映,他们认为应该向那些被残害的受害者谢罪。甚至日本参议院议员山添拓也公开敦促政府,应以此为契机,正视并承认731部队的侵略罪行。
历史不会因为掩盖而消失,罪恶也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我们今天之所以要一遍遍地重提这段沉痛的过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当观众在影院里忍不住捂住眼睛的那一刻,一个民族的记忆正在被唤醒、被强化、被传递。
有些痛,不能忘;有些历史,必须永远铭记。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