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发麻!《731》还原零下196度活体实验,9.18上映中国人都该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6:11 3

摘要:红白交织的色调,防护服与囚服的对峙像一把钝刀,割开了被时光掩盖的伤口,看着电影《731》的定档海报,让人想起9月18日这个刻入民族骨血的日子。如今这部筹备十余年的影片即将上映,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而是一场对历史真相的庄重还原,一次与3000多个无名受害者

红白交织的色调,防护服与囚服的对峙像一把钝刀,割开了被时光掩盖的伤口,看着电影《731》的定档海报,让人想起9月18日这个刻入民族骨血的日子。如今这部筹备十余年的影片即将上映,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而是一场对历史真相的庄重还原,一次与3000多个无名受害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总有人不解,战争早已远去,为何还要反复揭开这段血淋淋的过往,答案就藏在哈尔滨平房区那座沉默的四方楼里,藏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玻璃展柜中,藏在无数受害者遗属颤抖的叙述里。那些被称作原木的受害者,他们曾是街头叫卖的小贩、田间劳作的农夫、操持家务的母亲,他们本有着自己的姓名与朴实的生活,却在所谓“防疫给水”的谎言下沦为编号,被关进"特设监狱",而这座表面配有榻榻米与抽水马桶的牢笼,从来不是施舍善意的场所,而是为了让实验对象保持"健康状态",确保活体解剖、细菌注射能获取精准的实验数据。这种伪装的善良,比直白的暴力更令人毛骨悚然。

影片里那些让人不忍直视的场景,全是史料中真实存在的暴行。在低温实验室,受害者被绑起来,在零下196度极低低温中进行活体冷冻,毒气实验抽取儿童血液,注射鼠疫病毒交叉感染制作细菌弹,哪怕实验对象是怀有孩子的孕妇,他们也从未迟疑,活生生从母体里取出婴儿,活体解剖实验里跳动的心脏、滴血的内脏被逐一摘除,这些“编号”的生理反应,最终变成实验报告上冰冷的文字。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一切并非个别失控暴行,而是日本军国主义主导的系统性犯罪。根据罪证陈列馆的史料记载,战犯庭审笔录和悔罪自供书就达1615 页、馆藏罪证文多至12912 件,每一个证物都罄竹难书。

导演赵林山耗时十年打磨剧本,远赴日本取证,他们不是在拍一部电影,而是在用影像抵抗遗忘,用严谨的精神,将那些被掩盖的细节一一呈现,影片中受害者碗里发霉的食物、手臂上冰冷的编号、实验报告上潦草的签名。这些具象的场景远比抽象的"历史苦难"更有冲击力,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受害者不是历史书中的数字,而是和我们一样有温度、有情感的人。

9月18日走进影院,我们看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在完成一场责任的传递。我们要记住那些没有名字的受害者,记住他们在绝境中从未熄灭的抗争意志;要看清侵略者的虚伪与残暴,警惕任何试图美化侵略、否认历史的言行;更要懂得,如今的国泰民安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先辈用苦难换来的。

这部电影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真相。就像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的结束语,"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我们铭记黑暗,是为了更好地走向光明;我们直面伤痛,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历史的伤口或许会随着时间愈合,但疤痕永远存在。《731》的上映,就是要让这道疤痕时刻提醒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我们必须去看这部电影的理由,也是我们对历史、对先辈、对未来的郑重承诺。

来源:娱前幕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