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上映倒计时!即将揭开98%人类不知道的恶行真相!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1:16 3

摘要:银幕之上,一段被掩埋80年的真相,将撕裂我们的认知——“连未出生的婴儿,都被做成了标本。”

731,这场恶行藏了80年!

还有4天,电影《731》就要上映。

银幕之上,一段被掩埋80年的真相,将撕裂我们的认知——“连未出生的婴儿,都被做成了标本。”

“孕妇被活体解剖时,胎儿还在蠕动。”

“14岁少年被训练用人体‘材料’培养细菌。”

这些并非恐怖电影脚本,而是731部队少年兵亲口证实的历史真相。

这段历史将会通过电影《731》公诸于世!

有人问,为什么还要拍《731》?

导演赵林山说:

“731最初是一个人的记忆,后来是一群人的、一座城的、一个国家的记忆——而今天,我们应该让它成为世界的记忆。”

731部队少年班其中一位少年兵的口述证词,揭开了日本细菌战最残忍的一面:他们以“求学”之名,招募14-18岁日本少年,进行系统化培训,直接参与活体解剖、细菌炸弹制作……甚至,连孕妇和胎儿都不放过。

一位叫清水英男的少年兵回忆: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连孕妇也要被做成标本?为什么未出生的婴儿,也要被解剖?”

而另一位参与者筱冢良雄的描述更令人发指:

“活体解剖后,人被分解成肉块…我的任务是把这些‘肉块’放进细菌培养基。”

这些细节,来自一个被刻意隐藏80年的群体——731部队“少年技术见习队”。他们230多人,在1937-1945年间被分批招募,以“上学”名义骗至哈尔滨,成为细菌战的后备力量。

为什么日本要培养少年兵?

因为他们更易被“精神驯化”。

数月集中培训,不仅是学细菌知识,更是接受“非人化”洗脑——活人不再是人,只是实验“材料”,他们称为“马路大”(剥了皮的木头)。

之后,这些少年被分配到各班组,直接参与部队的“日常工作”:

制作陶瓷细菌炸弹(为避免铁弹发热烧死跳蚤,改用陶器装鼠疫跳蚤);

操作活体解剖;

处理被实验者遗体…

人性的底线,在这里不复存在。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一切,不是某个疯子的临时起意,而是日本国家层面的长期计划

1945年8月,日军战败撤退前,731部队长石井四郎下达三条死命令:

❌ 不准暴露身份;

❌ 成员不得联络;

❌ 不准从事相同职业。

他们炸毁建筑、焚烧资料、屠杀剩余“材料”…甚至因焚尸炉不够用,直接把尸体扔进松花江。

但罪恶,从未被真正清算。

战后,大部分成员安然回国,1958年甚至成立“房友会”,石井四郎等首脑均出席,还发行内部刊物,刊登少年兵战后回忆。

“形散神不散”的他们,仍在掩盖真相、拒绝忏悔。

为什么这段历史今天尤为重要?

因为它不仅关于过去,更关于未来。

“少年班的存在,证明日本将细菌战作为长期国策推进。”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金士成说。

而如今,仍有势力试图淡化、否认这段历史。

但我们不能忘。

因为遗忘,是对受害者的二次屠杀。

电影《731》即将让这段历史公诸于世,是为“宣传仇恨”?不,恰恰相反,《731》是在用最残酷的历史真相,诉说最深刻的和平愿景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

展望未来,我们更要铭记:

有些伤口,永远不会愈合;

有些真相,永远不能掩埋。

素材来源:CCTV

来源:小亮仔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