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早已超越单纯的消暑娱乐范畴,成为洞察这座城市文化消费活力、品味城市人文气质的独特窗口,本期《佛山有数》带你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光影世界。
2025年暑期档圆满收官,佛山电影市场再度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期间,佛山全市电影总票房高达1.3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6.3%,稳坐全省地级市票房亚军宝座。
电影,早已超越单纯的消暑娱乐范畴,成为洞察这座城市文化消费活力、品味城市人文气质的独特窗口,本期《佛山有数》带你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光影世界。
在2025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佛山电影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多项核心数据彰显强劲消费力。从全国及全省维度来看,佛山暑期档票房约占全国总票房(119.66亿元)的1.14%,同时占广东省总票房(15.99亿元)的8.54%。
2025年暑期档佛山电影市场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从本地市场细节来看,暑期档期间全市共放映场次达43万场,平均票价34.6元,亲民的价格与充足的场次供给,共同推动观影人次达395万。意味着这个夏天,近400万人次佛山市民走进影院,享受光影盛宴。
多元类型的热门电影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喜好,成为推动佛山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的关键。今年暑期档的影片涵盖温情、悬疑、动画、冒险、竞速等多个题材,既有引发情感共鸣的现实作品,也有带来感官刺激的视听大片。佛山票房前10的电影依次为《南京照相馆》、《捕风捉影》、《浪浪山小妖怪》、《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碟中谍8:最终清算》、《东极岛》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
在众多影片中,《长安的荔枝》无疑是最具佛山印记的作品。作为首部在佛山立项、由佛山影视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影,自7月18日上映以来票房接近7亿元。该片改编自同名小说,以古代官吏的职场生存与抉择,引发观众广泛共鸣,并在社交平台掀起“看‘长安’吃荔枝”的热潮,一跃成为佛山乃至岭南地区的新文化符号。
影院作为电影消费的重要载体,其布局与数量直接反映市场活力。据猫眼电影最新数据,佛山目前共有142家影院正常运营,数量位居全省第3。从区域分布来看,南海区拥有最多影院,达51家,其次为顺德区(49家)、禅城区(27家)、三水区(11家)和高明区(4家)。
从选址特点来看,佛山多数影院集中在热门商圈或商业综合体中,让市民能够在购物、餐饮、休闲之余,一站式享受观影体验,极大提升了观影便利性。同时,佛山高端影院资源也在不断丰富,目前全市共有8家IMAX影院,分属金逸、GCV、万达三大知名品牌,为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视听享受,满足了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市民正在购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摄
佛山电影的发展史,是一部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厅到多元的演进史,更是一段“敢为人先”的文化奋斗历程。
早在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佛山就已迎来电影放映的曙光——在梁氏别墅二友山堂旧址(即今日升平路汇源内),首家电影放映场“民智戏院”诞生,仅比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上海虹口大戏院晚2年。此后,新汉戏院、升平影戏院、大世界映画院、太平大戏院等陆续开业,构筑起早期的“电影一条街”。
20世纪早期的升平路。/图源:文旅佛山
1936年,佛山首部有声电影、由影星蝴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上映,正式开启电影的声光时代。
《歌女红牡丹》海报。/图源:文旅佛山
新中国成立后,佛山电影事业稳步发展。1954年,石湾戏院和红星戏院(后改名为红星影剧院)同时建成。直至20世纪80年代,佛山市区主要有人民电影院、工人电影院等5间影院。各区影院建设也在此时逐步推进,三水人民影剧院、顺德凤城影剧院都是那时的典型代表。
夜晚的红星影剧院。/图源:文旅佛山
60年代,《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风行;70年代,国产影片《平原游击队》《难忘的战斗》《年青的一代》,以及国外引进的《追捕》《卖花姑娘》《流浪者》等成为一代人的银幕记忆。
《年青的一代》剧照。/图源:文旅佛山
彼时的电影票设计简洁,正面印有影院名称与座位号,背面清晰标注片名,如今已成为承载时代记忆的“老物件”。在电视与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电影票一票难求,影院常现空前盛况。
旧时的电影票。/图源:文旅佛山
面对旺盛的观影需求,佛山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不断创新,发明了升降机送片、片门“水冷”保护法等技术,为影片传输与保存贡献了“佛山经验”。在技术提升的基础上,佛山推行“城市保农村,大点保小点”方针,将电影送入乡间田野,并安排放映员用粤语现场配音,让电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1979年,佛山电影放映达到高峰,全市拥有1106家放映单位,全年放映近23万场。在当时不到700万的人口基数下,全年观影人次竟突破2.3亿,相当于人均年观映35场。
琼花大剧院。/图源:文旅佛山
1980年,佛山市政府投资兴建现代化大型剧院——佛山市影剧院(如今琼花大剧院前身)。1994年,佛山金马剧院落成,成为90年代时尚高端的文化地标。
佛山金马剧院。/图源:佛山金马剧院微信公众号
然而,随着多元娱乐方式兴起,传统影院渐趋式微。2009年,红星影剧院拆除,象征一个电影时代的落幕,却也开启了影院转型的新章。
鹏瑞利季华广场金逸珠江影城。(图源:大众点评)
2013年,鹏瑞利季华广场金逸珠江影城开业,成为佛山首家IMAX影院。此后,新型多厅影院迅猛发展,佛山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票房重镇,电影市场的活力持续释放。
不仅是电影消费市场,佛山也是影视创作的热土。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经典功夫银幕形象均源自佛山,“佛山无影脚”更是名扬四海;南海影视城、国艺影视城吸引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佛山代有才人出,各领荧幕数十年。在这片热土上,不断诞生着家喻户晓的影视演员。
严姗姗: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女演员
严姗姗。
1913年,来自佛山的严姗姗与丈夫黎民伟共同创办香港美华电影公司,并在该公司摄制的短片《庄子试妻》中饰演使女,由此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女演员。此后,她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和平之神》《五女复仇》《再世姻缘》等影片。
冯喆:上个世纪的荧幕偶像
冯喆。
说起男神你会想起谁,吴彦祖还是彭于晏?不如来会一会上个世纪的荧幕男神。这位佛山籍的著名男演员冯喆出身于名门世家,接受过高等教育,主演过《桃花扇》、《羊城暗哨》、《南征北战》等50年代的经典影片。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朱茵、梁家辉、刘青云等佛山籍明星在香港影坛叱咤风云,他们饰演的多个经典影视形象,成为80、90后的集体记忆。
朱茵:一颦一笑皆是“紫霞仙子”
朱茵。
敢爱敢恨紫霞仙子是一代人心头的白月光,而她的扮演者朱茵也成为影迷心目中的女神。
1991年,她参演个人首部电影《逃学威龙2》,从而正式出道。1993年获得壹电视十大最受欢迎电视艺人奖。1999年凭借动作片《生命楂fit人》获得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梁家辉:每次都堪称教科书式表演
梁家辉。
从市井流氓到翩翩君子,梁家辉塑造的角色形象几乎没有重复的痕迹。他可以是多变的电影人,也可以是《国家宝藏》里文艺风雅的国宝守护者,他拥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让人为之着迷。其作品《火烧圆明园》《智取威虎山》《寒战》《长恨歌》,每一部都是流传多年的经典。
刘青云:从龙套到主角的“买菜市民刘先生”
刘青云。
提起刘青云,大家都记得“买菜市民刘先生”。但更多时候,大家都会想起他打造的每一个立体又层次分明的角色。
刘青云毕业后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沉浮多年,此后开始尝试更多戏路,逐步经历了配角、主角、大反派、喜剧等戏路,从跑龙套到慢慢当上主角。其作品《消失的子弹》《夺命金》《窃听风云》《神探》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
黄尧:影视界冉冉升起的新生代女演员
黄尧1994年出生于佛山市南海区,是2009届南海实验中学毕业生,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内地实力派新秀女演员。出道9年来,黄尧主演、参演多部优秀影视作品,闪耀全国、走向世界。其参演的《过春天》《山海情》均斩获奖项,并在2023年凭借电影《白塔之光》提名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电影《白塔之光》海报。/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此外,1997年与2018年,佛山先后承办第6届和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23年更成功举办“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推动佛山影视产业迈向新高峰。
2018年,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资料图片
国庆佳片云集暑期档的余热尚未消退,佛山电影市场的新一波热度已在酝酿。
截至目前,2025年国庆档已有8部新片官宣定档,即将登陆佛山银幕,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风林火山》、《浪浪人生》、《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和《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题材类型丰富多元,涵括历史、喜剧、动画等,满足不同观众的期待。
此外,好消息是:自9月12日起,广东向市民游客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点击了解>>)!可通过携程旅行(联动去哪儿旅行、Trip.com)、美团(联动猫眼)、飞猪旅行(联动Lazada、AliExpress、大麦网、淘票票)等平台购买指定文旅产品或服务等,享8折优惠或满减优惠,单笔消费最高减200元,助力市民以更优价格享受文化盛宴。
光影之旅不曾停歇,电影依旧是连接人与城市、时代与记忆的重要纽带。
这个夏天,你走进电影院了吗?看了哪部电影?欢迎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观影故事!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