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看戏过程中,洪大帅触景生情,为征战兄弟的死哭了,在剧中也是史实,项羽死在了河边,没能过河。引起洪大帅的不满,拿着枪要求戏班子改成项羽过江了。剧中洪大帅跑了,来了另一个军阀,蓝大帅。
说说陈佩斯导演的电影《戏台》。
不知陈佩斯是否有这个觉悟,是我说的那样,这是描写一个颠倒、荒唐的剧,通过戏谑的、极端可笑的对比,说明事件的发生只在那个时代发生。
这是部喜剧,承袭陈佩斯的多年风格,不枉笑星的称呼,让人一点也不意外。
戏台洪大帅攻进北京城,上层各人生态位立马起了变化,除了平头百姓。大多在武力威服下,以敬畏、拍马屁为主。
事情起因是洪大帅为赶时髦,去看京戏,一看广告做的好,二宠信的六姨太喜欢,就应个景,选了陈佩斯戏班霸王别姬剧目。
在看戏过程中,洪大帅触景生情,为征战兄弟的死哭了,在剧中也是史实,项羽死在了河边,没能过河。引起洪大帅的不满,拿着枪要求戏班子改成项羽过江了。剧中洪大帅跑了,来了另一个军阀,蓝大帅。
戏比天大,既是戏剧行业的规章,也是电影《戏台》主要要表现的主题,还是现在的规章制度,是职业道德,到底对不对呢?
霸王别姬,1920年代问世,到1950年代定型。1914年梅兰芳出演贵妃醉酒,1946-50年定型。四郎探母是京剧最早的剧目,诞生之处就经过不断改良。空城计,取材明朝三国演义,先在王九龄、 卢胜奎的基础上经谭鑫培改良,后经卢叔岩、马连良不断改进,才有了今天经典的京剧曲目,还有铡美案、捉放曹、红娘等曲目。所以经典就是经典,陈佩斯在此时代——2025年说”戏比天大”,这话没毛病。要3-40年代说就不合实际了,剧目都改着呢,还没定型,以流传千古。这是用动态眼光看问题,就会离真相近些,如果静止看问题,就会偏离实际。
说回戏台,为啥说洪大帅是个可怜人呢?同情起军阀、同情起当权者,是不是圣母心作祟?还是共情错了对象?不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乱世时没有真正的当权者,一切都没有确定性,甚至每个人的命都不是自己的,阿谀者与被阿谀者其实一样,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洪大帅进城时威风八面,逃跑时也不含糊。表面看洪大帅那么威风凛凛,吆五喝六,众人皆小心翼翼对待他,他握有众人的生杀大权,实则蓝大帅一来,这些权力立即烟消云散,遵从、服侍都不存在了。
尤其是,前面洪大帅哭兮兮的用枪指着人要改戏时,后面,如果用旧社会的眼光看事,自己最珍惜的六姨太和自己的同乡、戏迷勾搭成奸(当然女人不是财产,而是独立的可做出贡献的生产力),前面生杀予夺他人,后面被亲近人背叛,绝妙的讽刺画面,你说,被蒙在鼓里的洪大帅是不是可怜人?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护不住,可怜到底了。
洪大帅作为一个军阀,攻进北京城,可以自己一切说了算,为所欲为,可以改戏、可以接受逢迎,说一不二,除了上天入地,人世间一切福分均可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何尝不是手下兄弟们用命换来的呢?那种人世间权力、欲望一切在握,何尝不是一种幻觉。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剧反应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最低落时期。那时,人命如草芥,军阀混战,上层社会歌舞升平,下层社会饿殍遍野,人口买卖盛行,民不聊生、政府羸弱,任人欺辱,被世人称为病夫。在那时,荒唐、滑稽、是非颠倒事多了去了。今天的盛世和那时做个对比,喜剧效果满满,矛盾冲突也让人信服。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挺可怜的,包括社会上层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命哪天就让别人拿走了、或者精心积累的钱财就被别人肆意略夺走了。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生而为人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来源:东风送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