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媒热评丨电影正年轻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10:55 2

摘要:这是一场电影的盛宴,无数佳片在等着你走进影院;这也是一场青年电影人的盛会,也许那里没有你如雷贯耳的名字、心心念念的面孔,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未来之星,电影周和电影人所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与力量,已经足够让你沉醉心动。

一年一度的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又要来了,第八届将于一周后的9月20日至26日在杭州举行。

这是一场电影的盛宴,无数佳片在等着你走进影院;这也是一场青年电影人的盛会,也许那里没有你如雷贯耳的名字、心心念念的面孔,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未来之星,电影周和电影人所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与力量,已经足够让你沉醉心动。

电影是艺术品、宣传品,也是消费品,这种多重属性,也让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论资排辈”的规则所把持,一句“前辈更有艺术保证市场号召”,就将无数年轻人挡在了门外。年轻人不是没有能力,只是缺少机会。往大里说,电影史的每一个转折点,我们总能看见年轻人的身影——特吕弗拍出《四百击》时27岁,奥森·威尔斯完成《公民凯恩》时25岁;往小里说,这几年大陆影视圈风生水起的导演,如高分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的辛爽,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的申奥等等,无不是80后甚至90后青年人。

让青年人成就电影梦想”,这是浙江青年电影周自2013年举办首届以来,一以贯之的主题,它与主办城市杭州古老而青春、传统与时尚的城市气质不谋而合,不仅为这座自古文风鼎盛的土地增添了新的文化注脚,更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电影青春力量的集体崛起。在这场以“青年”命名的影像盛宴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年电影人的集体亮相,更是一种生态系统的呼之欲出——中国电影的新生代正在获得创作、展示与成长的完整路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青年电影周所要承担的,正是伯乐的角色。从“之江电影计划”提供的创作基金到浙江国际影视中心提供的后期支持,再到华策影视提供的制片资源,构建了从人才培养到项目孵化的完整链条。这种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耦合,解决了青年电影人最迫切的资金与技术痛点,使创作不再是无源之水,让更多年轻创作者能够将想象转化为影像。

2023年,一位名叫顾晓刚的35岁杭州青年登上了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成为“黑泽明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电影《春江水暖》也是他的处女作,此前曾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闭幕影片和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佳,而促成这部电影创作的,正是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在2017年举办的第四届上,《春江水暖》不仅拿下了电影周的创投大奖,还在会上找到了艺术指导。7年后的2024年,洗去青涩的顾晓刚从曾经的创投选手晋升为创投导师,一句“我就是创投的受益者,项目拿下大奖,改变了一个年轻作者的命运”,是他对电影周最深切、最动情的感怀。

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河边的错误》的导演魏书钧、《扫毒风暴》的导演五百、《凤凰山下·词》的祝新......受益于青年导演扶持计划,这些曾经籍籍无名的年轻人,迎来了脱颖而出、扶摇而上的绝佳机会。

电影正年轻,电影也必须年轻。年轻人没有名利的束缚,有的只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进取;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他们熟悉行业规则,他们更善于在与同龄人的共情中,能找到自身想法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他们正带着未经雕琢的质朴与勇气,为中国电影注入全新的活力。

来源:蓝媒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