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类喜剧电影天花板,还得看《孝子贤孙伺候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18 20:10 3

摘要:刚看完《破·地狱》,心情还沉浸在那种对生死的沉重思考中,就被朋友推荐了这部1993年的老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她说:"你既然对殡葬题材感兴趣,不妨看看这部,保证让你眼前一亮。"

刚看完《破·地狱》,心情还沉浸在那种对生死的沉重思考中,就被朋友推荐了这部1993年的老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她说:"你既然对殡葬题材感兴趣,不妨看看这部,保证让你眼前一亮。"

确实,真的让我眼睛都亮了。

这部由陈佩斯自导自演的喜剧,用一种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同样关于生死的故事。只不过,这回不是《破·地狱》那种压抑痛苦,而是一出笑泪交织的闹剧。

故事说的是陈佩斯饰演的陈二小,在民政局工作,负责推广火葬政策。但他那固执的老母亲(赵丽蓉饰)偏偏就是害怕火葬,在她哥哥(魏宗万饰)的怂恿下,想出了装死的馊主意来考验儿子是否遵守承诺土葬她。这一装死,可就闹出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光是剧情听起来似乎挺俗套的,但真正精彩的是这部电影是怎么把这个故事拍出花来的。

先说那些笑点,真是一个接一个,让人喘不过气。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算命的场景,张连仲饰演的算命先生用俄罗斯方块游戏机给老太太算命,说是要去阎王爷那儿报名,还得挑个好日子。这场戏拍得特别逗,老太太一脸认真,算命先生油嘴滑舌,把现代电子游戏和传统迷信结合得天衣无缝,荒诞中透着讽刺。

还有请和尚念经那一段,和尚们念的经文居然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这种插科打诨的方式,把农村白事上那些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给讽刺得淋漓尽致。

但最绝的还得是那场出殡戏。李明启老师饰演的神婆从头到尾蒙着面具跳大神,就靠着肢体语言和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就把一个江湖神婆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更绝的是,等到棺材和迎亲的车在街上相撞,活人从棺材里跳出来那一段,简直就是一出现代版闹剧。

但说实话,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这些笑料百出的场景,而是电影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比如陈二小给"死去"的母亲净面时,那句"二两粮食全给我吃了"的台词,朴实无华,却让人心头一酸。再比如老太太装死期间,总是偷偷关心着小孙子的功课,这种细节特别真实,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说到演技,这部电影简直是一场演技的盛宴。陈佩斯的表演自然流畅,在喜剧和温情场景的切换之间特别自如。倪大红饰演的姐夫,那个怕老婆的窝囊样儿,光是站在那里就让人想笑。丁嘉丽演的姐姐泼辣精明,撒泼打滚的场面特别带劲。

但最令我惊艳的是赵丽蓉和魏宗万的表演。魏宗万饰演的老舅,把一个农村老滑头演得太像了,那种市侩和精明都写在了脸上。而赵丽蓉老师更是了不得,她把一个传统老太太的固执、天真、精明,甚至是那种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劲儿,都演活了。特别是那些自言自语的场景,感觉就是从农村老太太中间直接请来的演员。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我外婆。她老人家活着的时候也总念叨着死后的事,也怕火葬。虽然现在火葬已经很普及了,但在老一辈人心中,这种观念的转变确实需要过程。电影里讽刺归讽刺,笑闹归笑闹,但对老人的这种心理刻画得很准确,也很温情。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觉得,处理殡葬题材的电影不一定非要像《破。地狱》那样沉重。用喜剧的方式来表达,有时候反而能说出更深刻的道理。《孝子贤孙伺候着》表面上是在讲土葬和火葬的冲突,实际上讲的是在社会变革中,我们该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该如何理解真正的孝道。

最后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主题虽然是殡葬改革这样的严肃话题,但它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来表达。相反,它用了很多生活化的细节和夸张的喜剧效果,让观众在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观念。这种表达方式,在3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觉得特别高明。

尤其让人感慨的是,电影中那些家庭矛盾,比如子女如何照顾老人,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在今天看来仍然很现实。可能这就是这部电影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看完电影,我给那位推荐的朋友发了消息:"这部电影真是让我又哭又笑,谢谢推荐。"他回复说:"对吧?这就是好电影,让你笑着笑着就想到了生活的本质。"

《孝子贤孙伺候着》就是用市井烟火气来诠释人生,更接地气,更有烟火味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找到这样一部既让人开怀大笑,又能触动内心的电影,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而关于陈佩斯的导演才能,不得不说真的令人惊叹。他不仅把握住了喜剧的节奏,而且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恰到好处。整部电影看下来,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况味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十年过去了,再看这部电影,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与温度。

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它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时代依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而这部电影,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

来源:史学影视故事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