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说,如今花五十块钱走进影院,买到的不是电影,而是一次复杂的社交实验。
很多人说,如今花五十块钱走进影院,买到的不是电影,而是一次复杂的社交实验。
刚落座,还没来得及进入状态,耳边就响起零食袋撕开的声音,手机屏幕在黑暗里闪烁,甚至有人把影院当自家客厅,对剧情点评得头头是道。
忍了半天,好不容易屏蔽掉这些干扰,却发现片子本身非常的让人无奈。
预告片里笑点炸裂,正片却笑不出来,所谓的爱情戏,尴尬到恨不得缩进座椅缝里。
更扎心的是,哪怕今年暑期档口碑一片叫好,真正走进电影院的人数依然惨淡。
银幕在增加,座位在空着,大家越来越不愿意把闲暇时间交给电影院,这到底是为什么?
01
过去十年,中国影院的扩张速度,堪比房地产开发。
到2024年,全国银幕数量突破八万,几乎相当于全世界的半壁江山。
可一边是影院数量井喷,一边是观众的退潮。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曾达到641亿元的高点,那时几乎每逢节假日,抢票都成了一种全民运动。
但疫情之后,观影热情再也没有恢复。
2024年总票房跌到425亿元,比九年前还低,换句话说,我们盖了更多的影院,却没能留住观众。
走进许多新开的影城,装修再豪华,也挡不住冷清的空气,一个能坐上百人的厅,常常只有五六个观众。
上座率跌到5%多的惨淡程度,意味着大多数放映时间都是赔本赚吆喝。
影院的空座椅,就像一个个赤裸的提醒,中国人不爱去电影院了。
02
很多人怀念2014年前后的日子。
那几年,猫眼、淘票票掀起补贴大战,观众动动手指就能抢到9块9的电影票。
最疯狂的时候,《变形金刚4》一张票只卖一块钱。
那是全民看电影的时代,下班随手刷个票,周末约人就去影城坐一坐,根本不需要理由。
补贴的确创造了繁荣,也埋下了隐患,观众被超低价惯坏了,把走进电影院当作随手的小确幸。
但补贴结束后,票价回到三四十元,观众立刻觉得不值当。
到2025年,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逼近50元,三四线城市也普遍在40元以上。
问题是,票价涨了,体验却没跟上,椅子硬得像木板,荧幕小得像家用投影,甚至卫生状况堪忧。
花五十块钱买一肚子不痛快,自然没人愿意再掏钱。
03
今天去电影院,已经很少有人是随心所欲,多数观众只会在春节档、暑期档这类黄金时间段挑一部最热门的片子。
没有刷屏的话题,没有短视频的安利,大多数人甚至不会打开购票App。
春节档成了唯一的超级王牌,每一部都在豪赌,但观众的耐心有限,往往只会挑其中一部买单。
于是片方拼命烧钱买排片、做宣传,赢了就是年度票冠,输了就血本无归。
去年春节档八部新片,有一半中途撤档,就是最残酷的例子,这种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2014年,前50部电影瓜分掉八九成票房,如今只需要前20部,到了2025年,《哪吒2》一部影片就拿下近四成票房。
但问题来了,观众冲着哪吒进了一次影院,看完后却没有再回来。
靠一两部巨无霸拉动全年的模式,显然走不长远。
04
让人远离电影院的根本原因,其实不是钱,而是体验。
首先是环境问题。座椅松垮、荧幕偏小、灯光漏光,这些硬件问题直接影响沉浸感。
更要命的是观众素质层面的无解,有人全程解说剧情,有人不停接打电话,还有人干脆当成直播间开场。
你花钱买到的,往往不是电影,而是一次精神折磨。
其次是影片质量。许多电影预告片燃爆全网,正片却让人怀疑被骗进来。
特效粗糙、剧情拖沓、煽情生硬,观众的耐心被一次次透支。
久而久之,大家形成共识,在家刷短剧、看综艺、开投影,比进影院要划算得多。
因为你不用冒险,不用花大价钱,也不用忍受陌生人的打扰。
05
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影院观众正在快速老龄化。
2021年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是27岁,到了2025年,已经升到32岁以上。
年轻人对影院不再有执念,对他们来说,看电影不是刚需,更不是社交必选项。
打游戏、刷剧、短视频,这些碎片化的娱乐更合口味。
当年轻人不再进影院,电影就失去了未来。
票房靠的始终是新增观众,而不是老用户的勉强支撑,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再多的银幕也只是空壳。
06
综合来看,电影院之所以失去吸引力,原因有三:
成本不匹配:票价持续上涨,但体验没有提升,观众觉得不值。
内容质量参差:大片越来越集中,但普通影片质量堪忧,预告片与正片割裂严重。
替代选择丰富:流媒体、短视频、综艺抢走注意力,观众完全可以不去影院。
这三点叠加,导致电影院越来越依赖少数爆款续命。一旦没有足够的爆款,影院就只能在低迷的上座率里硬撑。
其实,中国人并不是不爱电影,而是不爱这种观影方式。
大家愿意为好故事买单,但不愿意花高价忍受糟糕的体验。未来电影院能否复兴,关键要看能不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提高服务质量:让影院环境真正舒适,而不是摆设。
差异化定位:打造沉浸式、社交化的观影场景,而不是简单的放映机器。
提升影片水准:减少流水线式的烂片,多一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吸引年轻群体:把看电影重新塑造成社交活动,让年轻人觉得“值得去”。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电影院的空座椅只会越来越多。
07
有人说,电影诞生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但在今天,走进影院却更像是一场赌博,你不知道会遇到好故事,还是被劝退的烂片。
电影院想要重新赢得观众,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我花两个小时,坐在这里呢。
如果不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观众就会把时间交给别的娱乐方式。
电影从来都是讲故事的艺术,电影院的未来,不在于银幕数量有多少,而在于能不能守住讲好故事的初心。
等哪一天,观众再次觉得那五十块钱花得值,电影院才能重新热闹起来。
来源: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