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中磊终于破防了,看着自己公司年年处于亏损状态,再也不回去的巅峰,终于还是没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王中磊终于破防了,看着自己公司年年处于亏损状态,再也不回去的巅峰,终于还是没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前几天,王中磊参加了阿那亚海浪电影周主题论坛,坐在台上,看着台下,谈论起现如今的电影成本控制问题。
最近对电影行业一直不太好,钱花出去了,拍出来的电影只能勉强回本。
连中影集团傅若清都说:超过2个亿的预算电影,不拍了!
而对于投一部亏一部,王中磊所在的华谊公司最有发言权,从前片场是30个人工作30天,现在是300个人工作300一天,成本控制就是一个难事。
同时今年上映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大鹏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的票房还是可以,大鹏也曾说过这部电影回本了。
而作为其中一个投资方的华谊兄弟,王中磊明显对这个电影票房不满足,直接点名痛斥大鹏。
这部片子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讲的是唐朝驿站运送荔枝的故事,大鹏不光当导演,还亲自上阵演了主角
投资高达几亿,场景还原古长安,特效也砸了不少钱。
王中磊的意思是,这种大制作在国内市场回本难,因为咱们不像好莱坞有全球发行,票房全靠本土观众撑着。
烧这么多钱,风险太大了,他甚至调侃说,有些人(暗指大鹏)学好莱坞学得太“浮夸”,结果就是钱打了水漂。
其实《长安的荔枝》其实没亏本,票房和衍生收入加起来,整体是盈利的。
虽然没达到预期,但作为华谊的投资方之一,他们的投资比例其实是最小的,只占总投资的很小一部分。
其他大头投资方,比如阿里影业和腾讯,都没吱声。
王中磊这么一说,是不是有点“甩锅”的意思?
投资电影,本来就是高风险游戏,赚了大家分,亏了你先跳出来骂导演,这不是典型的输不起吗?
更何况,华谊兄弟这几年的日子可不好过。
2023、2024连续两年亏损,负债高企,王中军甚至卖掉了自己的珍藏画作来“救命”,王中磊自己也被法院列入限制消费名单。
曾经的行业龙头,如今却像个“失意中年人”,满腹牢骚却无力回天。
回想20年前,华谊兄弟可是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从广告公司起家,2000年转型影视,短短几年就打造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2003年的《手机》掀起贺岁片热潮,2004年的《天下无贼》让冯小刚成为票房保障,2005年的《可可西里》拿下金马奖最佳剧情片,2007年的《集结号》更是把华谊推向了工业化制作的高点。
这些电影不仅票房大卖,还奠定了华谊在业内的江湖地位。
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横空出世,这部电影以12.48亿元的票房成为当年内地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更是突破2亿美元。
华谊靠着这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也让王氏兄弟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摸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命脉。
他们开始大肆扩张,布局实景娱乐、收购游戏公司,甚至试图打造“中国好莱坞”。
可谁也没想到,这部电影的成功背后,却隐藏着华谊与周星驰的恩怨纠葛,也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说起华谊兄弟的“黑历史”,就不得不提2013年那场与周星驰的“对赌风波”。
《西游降魔篇》拍摄时,华谊与周星驰口头约定:如果票房超过5亿元,周星驰可分得8160万元的票房红利。
结果,电影票房暴涨到12.48亿元,远超预期。
可华谊却以“没有书面协议”为由,拒绝支付这笔分红。
周星驰一怒之下将华谊告上法庭,但因证据不足,最终败诉。
这事儿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华谊“吃相太难看”。
周星驰不仅自导自演,还拉来了文章、黄渤等一众明星,硬是把一部投资不算太高的电影变成了票房奇迹。
华谊靠着《西游降魔篇》赚得笑开了花,却在分钱时“翻脸不认人”,这种做法让业内不少人对华谊的诚信产生了怀疑。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华谊第一次玩“对赌”。
2015年,华谊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承诺未来几年要完成高额利润目标,结果冯小刚的几部电影票房失利,导致华谊损失惨重。
华谊又与多位明星签下对赌协议,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云南虫谷》等片接连扑街,让华谊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华谊兄弟的没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氏兄弟踌躇满志,试图复制迪士尼模式。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
实景娱乐项目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华谊的资金链很快捉襟见肘。
再加上华谊俩兄弟日常生活奢靡,斥巨资来满足个人的小爱好,钱大手大脚的花着,就这么被败光了。
2018年,华谊爆出巨额亏损,2019年更是亏了39.6亿元,2020年《八佰》虽然票房破27亿,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颓势。
雪上加霜的是,华谊的决策失误接踵而至。
他们盲目追逐大制作,忽视了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潜力;过度依赖明星和IP,却忽略了剧本质量。
更致命的是,频繁的股权质押和高额负债让公司陷入恶性循环。
据报道,2023年王中军、王中磊多次被列入限制消费名单,王中军甚至卖掉了自己的艺术藏品来还债。
王中磊的公开批评,更像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别人身上。
毕竟,华谊这些年的亏损,更多是战略失误和管理混乱的结果,而不是某一部电影的锅。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