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初冬,哈尔滨松花江畔发现一具女尸,死者是20多岁的赵洁珊,经法医鉴定为头部后侧中弹而死,系蓄意谋杀。警方最初怀疑是情杀,对与赵洁珊有过感情纠葛的男士进行调查后,未发现嫌疑人。后在死者身上的笔记本中发现一张写有“水道街10号、工厂街25号”的纸条,警方
1948年初冬,哈尔滨松花江畔发现一具女尸,死者是20多岁的赵洁珊,经法医鉴定为头部后侧中弹而死,系蓄意谋杀。警方最初怀疑是情杀,对与赵洁珊有过感情纠葛的男士进行调查后,未发现嫌疑人。后在死者身上的笔记本中发现一张写有“水道街10号、工厂街25号”的纸条,警方据此查到户主邵植华,其女儿邵玉魁与赵洁珊曾在国民党“哈尔滨妇女协进会”共事。因邵家复杂的家庭政治背景,且邵植华上交的枪与赵洁珊尸检报告中子弹所致枪口相符,邵玉魁被认定为嫌疑人 。
在当时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背景下,这起案件被认定为特务谋杀案,《哈尔滨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大幅报道,引起轰动。黑龙江作家丛深将“邵玉魁谋杀赵洁珊”一案写成电影剧本《徐秋影案件》 。
长春电影制片厂组织了摄制组和优秀演员,由于彦夫执导,沈冰凝、李亚林、张圆、浦克等主演,于1956年拍摄,1958年8月上映 。
影片以解放初期哈尔滨松花江边发生的凶杀案为主线,讲述了民政局战勤科科员徐秋影在与同事何彬结婚前夜遇害江边的故事。影片中,公安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了多个嫌疑人,经过抽丝剥茧,最终揭露了特务分子罗精达和邱涤凡的阴谋,他们为了灭口杀害了徐秋影,而最初被怀疑的彭放则是被栽赃陷害 。
邵玉魁在狱中一直申诉,1981年12月刑满释放后继续申诉。1982年复查开始,198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同意黑龙江省高院对邵玉魁案件的改判意见,宣告邵玉魁无罪,撤销对邵连奎、李子和的死刑判决。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