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你也就只敢骂骂网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21:22 1

摘要:需要强调的是,《恶意》其实是「陈思诚作品」,该片由他监制以及编剧。陈思诚如今是「大导演」,手头项目多,他手底下也培养了一批「新导演」,替其批量化生产「陈思诚式」商业电影。

近日,《恶意》上线流媒体平台。

该片由来牧宽、姚文逸执导,张小斐、梅婷、李庚希等领衔主演,收获票房2.23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恶意》其实是「陈思诚作品」,该片由他监制以及编剧。陈思诚如今是「大导演」,手头项目多,他手底下也培养了一批「新导演」,替其批量化生产「陈思诚式」商业电影。

先说观点,《恶意》是一部刚合格的商业电影,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说,《恶意》极其幼稚且虚假

《恶意》通过一起「患癌少女与护士跳楼疑案」,「自以为是」地探讨了两个比较现实且热门的话题。

其一,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媒体如何探寻真相。

其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如何「吃人」。

看着很生猛吧?

但对陈思诚来说,他大概率不想深究这两个话题,只是想把它们当成「噱头」,贩卖他的「电影」

其一,媒体的职业操守,这个话题,还需要探讨吗?

众所周知,咱们能报道新闻的媒体,通常与官方绑定,而官方媒体都非常「权威」,「从不说假话」,「道德水平」、「职业操守」更是非常之高。

这类新闻媒体,报道新闻非常之严谨,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层层把关,剔除不利影响,有时候,考虑到真相可能难以被大众接受,它们还要把真相尽量报道成大众可以接受的模样,总之,非常之用心且辛苦。

当然,你可以质疑我说「胡话」,我不会反对。

我多希望陈思诚的《恶意》就是在质疑我的「胡话」,但他没有,他选择避重就轻。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恶意》中呈现的场景便非常不真实,完全没有代入感。

也许有观众会说,张小斐饰演的记者叶攀,根本不在「官媒」之列,她在一家「自媒体公司」,这就更离谱了,据我所知,「自媒体」一般来说没有新闻报道资质吧?该自媒体所属平台也不管管?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电影,干吗这么较真?

但是,这可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尽量真实,那不是骗人嘛!

至此,我有一个疑问,陈思诚为什么不把《恶意》发生地设置在「东南亚」?他不是很喜欢这样?

我相信,如果故事发生在东南亚,就变得可信。

其二,其实,陈思诚重点想批判的,是「网民」,他知道前者惹不起,但网民,可以惹,而且经常「背锅」

众所周知,咱们的媒体,虽然「正义」,但偶尔「迟到」,在媒体还未发声之前,许多人习惯听点小道消息。

由此,在真相大白之前,便产生诸多「网络舆论」。

其实,「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是两个概念,但陈思诚没功夫「理清」其中区别,他需要一个「靶子」,一个可以点燃大众情绪的「靶子」。

在这种「情绪煽动」之下,媒体报道的缺失,相关部门应对措施的缺失,便不再重要,一切「恶意」来源于「网民」。

「网民」没有判断能力,都是傻子,随着《恶意》精心设计的反转,网民不断更换立场,一会儿骂这个,一会儿骂那个,最终,网民的评论,逼得梅婷饰演的母亲尤茜跳楼自杀。

你看,「网民」就这样成为了「杀人凶手」。

我观弹幕,不少观众,竟然真的自责,「他作为一片雪花,为参与雪崩而愧疚」。

又回到前面的话题,「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是有区别的。

「网络舆论」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便是「网络暴力」。

有多少事,是因为「网络舆论」发酵,而被重视、被重新审视

当然,我反对「网络暴力」,但是,一味儿把「恶意」全甩锅于普通网民,我不同意,群众里的确有坏人,但也存在好人。

就拿《恶意》来说,梅婷饰演的尤茜,孩子患癌,是不是因为「网络舆论」发酵,网友大发爱心,为其捐款,而暂时渡过难关?

梅婷孩子与护士跳楼自杀事件,是不是因为「网络舆论」发酵,不停有新线索出现?

追根究底,「网络舆论」演化成「网络暴力」,还是因为网民所探究的「真相」迟迟未显现。

至于「真相」为什么那么难以辨明、显现,这才是《恶意》应该探讨的深层话题

可是,《恶意》没有,它只是简单地将矛头对准最容易惹的群体.

通过不断反转的情节,先是怀疑护士私生活有问题,后反转,接着质疑尤茜想谋杀女儿,后反转,最后,又反转,主角团都好人,就网民是坏人,如此,耍电影里的网民,以及屏幕外的观众。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恶意 #陈思诚 #张小斐 #梅婷

来源:桃花岛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