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灯光熄灭,零食袋窸窣声、邻座议论声、手机亮光接连出现,沉浸式观影还没开始就已“出戏”;本抱期待的电影,要么剧情脱离现实,要么笑点全在预告片,爱情片尴尬到抠地——如今走进电影院,这样的体验成了常态。
灯光熄灭,零食袋窸窣声、邻座议论声、手机亮光接连出现,沉浸式观影还没开始就已“出戏”;本抱期待的电影,要么剧情脱离现实,要么笑点全在预告片,爱情片尴尬到抠地——如今走进电影院,这样的体验成了常态。
即便2025年暑期档有多部豆瓣8分以上的口碑片,影院上座率仍仅6.9%。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影院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意味着百人影厅常只有五六人观影。而这背后,是影院扩张与观众锐减的鲜明反差。
十年前,票补让电影进入“9块9时代”,2019年票房冲至641.49亿元高点。可疫情后观众难回流,2024年8.1万块银幕撑起的票房仅425亿元,比2019年缩水三分之一,甚至不及2015年,彼时银幕数还不到如今一半。
如今影院高度依赖档期和爆款。档期票房占全年七成以上,春节档更是“超级巨头”,2025年二月靠《哪吒2》票房达160.9亿元。但春节档更像豪赌,高投入大制作扎堆,超八成观众仅看一部,2024年就有四部影片中途撤档。且“马太效应”加剧,前20部电影拿走全年60%-80%票房,多数影片只能分食残羹。
年轻人远离影院,关键是“代价太高”。影院体验差,座椅硬、环境脏,还常遇吵闹邻座;电影质量拉胯,预告片与正片脱节、特效粗糙、剧情俗套;票价也水涨船高,一线城市均价49.6元,三四线涨幅超30%。
更重要的是,娱乐选择变多了。年轻人空闲时间有限,在家刷综艺、看短剧更自在划算,去影院不再是必选项。数据显示,影院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的27.7岁升至2025年的32.5岁,年轻观众正在流失。
电影曾被说“延长人类生命三倍”,可如今走进影院像拆盲盒,十有八九是套路烂片。你多久没进过电影院了?是因为票价、影片质量,还是有了其他更爱的娱乐方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茫茫说故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