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晚看《足迹》预告片,一下就被戳中了。1930年的老上海街头,炮火刚让人揪心。
一栋楼,怎么装下六十年的故事?
今晚看《足迹》预告片,一下就被戳中了。1930年的老上海街头,炮火刚让人揪心。
镜头就切到服装车间,那台“咯吱”响的缝纫机,居然跟刚才是同一块地板——原来这地方,藏着六十年的日子。
这栋洋房就像没挪过的记号,人却被时代推着走。
三十年代,童瑶演的女医生在租界开妇产科,门口贴着“产妇免费”的纸条,没一会儿就被子弹打烂。
到了五十年代,女工踩着脚踏机,嘴里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
九十年代,戴蛤蟆镜的年轻人往墙上贴软盘广告,说要把老楼改成“SOHO孵化基地”。
同一扇窗户,先见过炮火,再见过标语,最后看见股市大屏,玻璃碎了又换,却一直立在那儿。
看到演员名单,心里就稳了。
宁理这次不演反派,穿布衫当老厂长,预告里他抱着婴儿站在门口,说“留下吧,孩子不姓资本”,这话一出来,眼泪差点掉下来。
刘奕君演基层干部,袖口都磨白了,劝拆迁户“先签同意书,生活一定会好”,转头又把攒了十年的车票悄悄塞给童瑶。
林允、丞磊、杨玏戏份不多,但站在楼梯口回头那一下,一看就是上世纪的人,不用滤镜都真实。
我最纳闷的是,这栋楼怎么没塌?
战火里满是弹孔,特殊年代被贴过封条,千禧年还差点被卖掉。
它能扛住,靠的不是钢筋多结实,是里面那些普通人——搬过家、分过手、复过婚、生过娃、讨过债、还过愿,一辈辈人在这儿过日子,楼就跟着立住了。
看完预告片,我就想说:历史从来不是书本里的大词,是这栋楼里,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日子。
作品声明: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来源:自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