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煽情,让镜头说话 ——《烽火川魂 抗战记忆》第四集导演手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5:38 2

摘要:在拍摄《一条公路——血肉长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路”这个字的分量。站在蓑衣岭碑前,2800米的海拔让呼吸变得沉重。80年前,那些拿着铁锤和钢钎的民工,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比我们此刻更加困难。

在拍摄《一条公路——血肉长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路”这个字的分量。站在蓑衣岭碑前,2800米的海拔让呼吸变得沉重。80年前,那些拿着铁锤和钢钎的民工,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比我们此刻更加困难。

(乐西公路蓑衣岭碑)

(乐西公路蓑衣岭蓝缕开疆碑)

在上海,赵国通先生翻看老照片时,手指总会不自觉地摩挲照片边缘,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父亲赵祖康当年的温度。他说父亲取名“国通”的期许时,语气平静,却让我们整个摄制组都沉默了。

(赵国通先生在弹钢琴)

“乐二代”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办的观影活动中,著名导演郑君里之子郑大里先生带来的《民族万岁》胶片,在放映机上转动时发出沙沙的声响。80年的时光就在这声响中缓缓流淌。我们特意保留了胶片的划痕和噪点,因为这些岁月痕迹本身就是最好的叙事。

(摄制组与“乐二代”合影)

最让我们震撼的是那些数字:每公里死亡8人,死亡率2%。在后期剪辑时,我们反复斟酌如何呈现这些数字?最终决定让它们安静地出现在屏幕上,就像当年那些沉默的筑路人一样,因为历史本身的重量就足够沉重。

还有一些由于该片时长最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的人:皇木镇老人李崇云在乐西公路通车那年出生,依稀还记得扬起尘土的道奇大卡车小时候从家门前路过;汉源县文史学者郭朝林将自己的退休生活完全投入到乐西公路的研究和宣传中;年轻的村支书周茂在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乐西公路旁的家乡造福乡里。从他们的身影,我们彷佛看到了这条公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郭朝林和周茂)

拍摄结束时,我们在皇木村遇到当地的菜农正在收获高原莲花白,他们将自家的莲花白装满大货车,通过现在依然通车的乐西公路运往周边城市贩卖,满脸笑意。这条曾经运送军用物资和兵员的道路,如今运输的是瓜果蔬菜。这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他们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最终通向了和平与安宁。

作为导演,我们拒绝煽情,因为真正的历史不需要修饰。我们只是诚实地记录,让这条路自己说话。(李维 霍川)

来源:影之时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