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中》最糟糕的是,不能再去爱从前爱过的人了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6:03 2

摘要:《伤口愈合中》是韩国作家韩江的新作,韩剧这几年我可没少看,韩国作家写的书却是第一次读。

时间从来不是愈合的良药,良药是时间里慢慢改变的自己。

《伤口愈合中》是韩国作家韩江的新作,韩剧这几年我可没少看,韩国作家写的书却是第一次读。

书中对人物情感的描写,细腻温润、有深度。

作品写伤口,但是却又不只写伤口,更着重去写伤口愈合的过程。

无论是亲情的隔阂、爱情的遗憾还是自我认同的挣扎,都被作者用文字具象化,变成一个个“伤口”。

这些裸露、触目惊心的伤口,让每个读者都能在文字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通过描写,他试图告诉我们,真正的愈合源于内心的转变与释怀。

也就是说,只要愿意,我们就能跨越伤痛。

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痛。

爸爸去世的时候,付恺在国外,没办法及时赶回来。

他觉得好像不回来也没什么要紧,毕竟这些年与爸爸的联系不多。

他读高二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

爸爸离开家的那一天,他说自己至今都记得。

那天他躲在阳台上不出声,妈妈的痛哭夹杂着姥爷姥姥的叹息,都被爸爸头也不回地关在了身后。

离婚后一年,爸爸就再婚了。

第二年,他又生了个闺女。

这些年,他们总共也没见过几面,在他心里,多多少少对爸爸是有恨意的。

如今他在国外站稳了脚跟,事业上也有了点儿小成绩。

本打算接老妈过去住一阵子,顺便见见未来儿媳妇儿,结果却收到了爸爸去世的消息。

本来还不想回去,但他小姨来电话讲,他爸走了以后,姐姐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付恺听了有点着急,决定还是回国一趟,顺便把妈妈接过去住一阵子。

迈进家门时他发现,这几年家里的陈设一直都没有变。

墙上挂的还是那些老照片,能看得出来因为经常擦拭、镜面上没有落下一丝灰尘。

客厅墙上中间靠上的位置,挂着爸爸的照片。相框周围环绕着一圈小白花。

凡是治愈,皆是自愈。自己的伤口,只能自己舔。

见到付恺回家,妈妈还是挺高兴的。

吃完晚饭,她跟付恺商量,临走前一起去爸爸的墓碑前面看看,却被他拒绝了。

妈妈低头沉思良久,终于还是跟付恺说起了往事。

她说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当初姥爷和姥姥,不同意她跟初恋交往,嫌弃对方家里穷,还逼着她跟城里的爸爸结了婚。

妈妈起初还不甘心,但事实证明,姥爷和姥姥的选择是对的。

听说那个男人因为赌博、伤人逃离了家乡,再也没有回去。

有了付恺以后,爸爸对妈妈很好,妈妈也就踏实的跟爸爸过起日子来。

一直到付恺中考时参加体检的时候,爸爸才意外发现儿子不是他的血脉。

当然,就连他妈也没想到儿子不是老公的。

他奶奶知道这件事后闹得很凶,话也说得难听,爸爸很痛苦,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他说可以原谅妈妈,但是却没办法跟她继续过下去了。

尽管付恺是个好儿子,但他始终想要自己的孩子。

于是他们分开了。

那时候付恺只是单纯的认为,爸爸在做生意、有了钱之后就抛弃妈妈,也不要他了。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付恺责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告诉他。

妈妈却说,你出国前我想说来着,是你爸不让。

你爸说宁愿让你恨他,也不希望你知道他不是你的亲爸爸。

妈妈的话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洞里面伸出一只手,将他拉进了无尽的黑暗。

与爸爸在一起的,那些所有回忆。

突然一下子如潮水般涌了上来,付恺的脑子里雷鸣声不断,头痛欲裂。

望着眼前悲恸欲绝的妈妈,他一时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该怨恨她吗?

就像一直怨恨爸爸那样吗?

一夜无眠的付恺,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不停回放与爸爸从前在一起的各种经历。

所有那些,他以为自己不在意地、早都忘却的,不知为什么,突然都变得无比清晰。

回想起当年,出国深造的钱都是爸爸给的,那时候付恺可是花得理直气壮。

只要一没钱就管爸爸要,却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只是因为他觉得这都是爸爸亏欠他的。

留学三年,回来后他没找到什么好工作。

在家混了几个月,国外的同学给他推荐了一个职位,他就又出去了。

临走的时候,付恺去找爸爸要过一次钱,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爸爸。

印象中爸爸比之前老了很多,还不到60的年纪,头发已经全白了,就连个子也仿佛矮了些。

他们约在肯德基见面,爸爸问了问他对未来的规划什么的,让他多注意身体。

付恺有一搭没一搭的回话,故意摆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

最后爸爸拿出一张卡,说里面有20万,密码是他的生日,还说这是最后一次给他钱了。

他说自己近两年身体大不如前,希望付恺能够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付恺听得心烦又恼火,推说自己临走事情多,拿着卡就走了。

谁又能预见到,那竟然是他们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知道真相后,付恺好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对于他来说,伤痛也许会过去,但痕迹却永远都在了。

愈合的不是遗忘,而是学会了如何带着印记继续生活。

直到那天,付恺才知道原来痛苦的不只他一个人。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所以拼命地想要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他却似乎忘记了,所有的“能力”都离不开爸爸的托举。

他妈还说,头几年赶上疫情生意难做,你爸公司倒闭了。

偏偏你又得到了一个出国工作的机会,非去不可。

怕耽误你前程,我想把这套房子卖了套现。

后来你爸知道了拦着不让卖,他自己都挺难的、还顾着你,怕你出国以后用钱不方便。

于是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了,就为了这事儿,二婚的妻子差点跟他离了。

他那么大岁数的人了,为了还贷款,送外卖还开网约车,终于把欠债还上了。

刚刚把债还清,人就走了。

哎,你爸这辈子,挺不容易的。

他嘴上虽然计较着血脉,其实早就把你当亲生儿子养了。

我不怪他,怪就怪我自己福薄,他是个好人。

他就是你亲生爸爸。

妈妈絮絮叨叨地自顾自说着,付恺却早已心痛得无法呼吸。

如同书中作者写的那般,生活中最糟糕的是,不能再去爱、从前爱过的人了。

因为没有机会了。

书中最动人的,不是教你一个如何自愈的标准答案,而是对这个过程的真实展现。

那些回避、那些深夜的刺痛,那些看到共同生活痕迹后勾起回忆的过程,都被一一展现出来。

可能有些时候,我们越是故意去遗忘的东西,大脑就将它埋藏得越深。

直到某一天,当它被细节唤醒,被撕开再次变得脆弱的时候,我们又再次体会到失去的痛苦。

你越是回避,就越是没办法面对。

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好起来”,慢慢去接受它,或许才是愈合的第一步。

愈合的根本力量源于内在的自我,外人可以陪伴,但最终还需要自己勇敢面对和消化。

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写伤痛的同时,也悄悄埋下了“治愈”的希望。

它可能来自陌生人一句话的关怀,路边罅隙中绽放的一朵小花,或是某次与自我的和解。

这些细碎的美好,终将使伤口结痂愈合。

付恺可能没办法去指责“传宗接代”这种固有思维模式,给家庭成员带来的痛苦和遗憾。

他只能尊重奶奶那一辈人的想法,同时更理解爸爸的选择和需求。

但他却永远没办法,去修补这些年父子情感的缺口。

付恺的故事让人听得唏嘘,我只能说,愈合并不是简单的“回到从前”。

而是带着伤痕,学会与过去和解,才有机会在不完美中看见生活的另一种完整。

来源:0沉默的陌生人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