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粉丝向电影以明星粉丝群体为核心受众,主打明星的市场号召力,精准营销满足粉丝需求,通过社交平台互动和全媒体营销维持热度。
名词解释,粉丝向电影。
粉丝向电影以明星粉丝群体为核心受众,主打明星的市场号召力,精准营销满足粉丝需求,通过社交平台互动和全媒体营销维持热度。
上映11天后,总票房刚刚超过1200万,郭麒麟主演电影《脱缰者也》的票房彻底没戏了,总票房、上座率、排片占比、票房占比等关键数据全都凄惨无比。
与此同时,《脱缰者也》的豆瓣评分也出来了,只有5.7分,远逊于曹保平其他电影的平均评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票房不佳的电影多了去了,豆瓣评分不高的电影更是到处都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于郭麒麟来说,《脱缰者也》的意义并不小,这是他和知名导演曹保平合作的电影,也是他担纲男一号的电影,结果票房和口碑却双双扑街,这意味着将来别的大导演再找郭麒麟当主演的概率大大降低。
那么问题来了,《脱缰者也》票房口碑双败是谁的责任?当然不是郭麒麟一个人的。
一、编剧
《脱缰者也》定位是喜剧犯罪题材电影,如果编剧紧扣这个题材就算不能成为经典至少也可以写出一个搞笑故事,但《脱缰者也》的编剧太贪了,他们在电影里融入了太多元素。
马飞和父亲的父子关系、马飞和姐姐的姐弟关系、马飞和外甥的舅甥关系、马飞和女友的爱情关系、马飞二姐和二姐夫的离婚争夺抚养权关系、马飞大姐和大姐夫的家庭经济关系……元素太多了也太臃肿了,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单独故事,但每个关系背后的故事都是蜻蜓点水,这就让电影变得臃肿且繁杂。
到最后,《脱缰者也》的喜剧元素就剩下一个“臭豆腐蛋”,还是从十几年前的《武林外传》那里抄来的。
这到底是一个伦理片还是喜剧片或者是犯罪片又或者是黑帮片?相信很多人看过《脱缰者也》都会有这个想法,归根结底,不好看!
二、导演
《脱缰者也》导演曹保平在国内电影界久负盛名,之前导演的《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都获得了相当多的好评。
一般来说,曹保平导演的犯罪题材电影只存在尺度是否太大、画面是否太阴暗的问题,不论剧情还是人物刻画都很出色,但《脱缰者也》偏偏是一部不具备典型曹保平风格的电影。
以往曹保平的犯罪电影着重刻画的是人性,但《脱缰者也》不仅没有深刻的人性,相反却更像是一群人吃饱没事闹出来的剧情。
不得不说,曹保平导演这一次是大失水准,《脱缰者也》口碑票房的双双扑街,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他的业界口碑,除非他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拿出一部挽救口碑的电影。
考虑到国内电影行业现状,知名导演在编剧方面的话语权很重,即使编剧创作的故事不佳,一般知名导演也有纠错和修改的能力和权限,当影片口碑和票房扑街了,知名导演的责任显然要比编剧更大。
三、郭麒麟
郭麒麟作为《脱缰者也》男一号,对于影片的口碑和票房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这个责任并不如编剧和导演那么大。
《脱缰者也》主角马飞从小学习不错,这一点和郭麒麟基本相符,马飞和父亲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这一点和郭麒麟也有相似之处,再有一个马飞是天津人,这一点郭麒麟也没问题。
由于郭麒麟比较擅长的是本色演出,马飞身上的其他特质就只能靠郭麒麟的演技呈现出来了,很可惜,郭麒麟这次很明显失败了。
马飞是一个做生意的大混混,并不是一个小马仔,但郭麒麟却将马飞演成了小痞子,这就是大大的失败,导致马飞的人设一直立不起来,让观众游离在角色之外。
郭麒麟目前的演技和特质还是适合演一些有小聪明又擅长插科打诨的小人物,他在多部电视剧中都有过精彩表演,《脱缰者也》里的大混混马飞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当然也可能是一次机会,一旦成功将会打通他演技上的任督二脉。
很显然,郭麒麟在电影里的表现让人失望了,他还是没有突破本色演出的瓶颈,这会对其他导演和投资人带来影响,以后不敢再找郭麒麟出演主角,最多让他演个配角算了。
四、郭德纲
可能有些人会产生疑惑,电影《脱缰者也》不是郭德纲出演的也不是德云社投资的,票房口碑双双扑街和郭德纲又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脱缰者也》为什么找郭麒麟担任主角?是因为郭麒麟演技出色吗?还是因为郭麒麟拿过什么电影大奖?
当然不是,抛开其他因素,相信《脱缰者也》选择郭麒麟也一定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让郭麒麟吸引德云社粉丝,以达到提升票房和口碑的效果。
一方面德云社粉丝近些年的消费能力很强,《脱缰者也》选了郭麒麟当主演,还找了两位相声演员常远和刘亚津当配角,本身就有“粉丝向电影”的打法,其目标自然是德云社粉丝。
另一方面《脱缰者也》在宣传期做了很多切片,好几个切片都瞄准了父子关系,尤其是专门剪辑出郭麒麟说“我的爸爸爱不爱我”之类的台词,如果说这不是为了刺激德云社粉丝,估计也没人信。
事实上,在郭德纲账号的评论区,确实有不少人在谈论这些切片,也有不少人呼吁郭德纲帮郭麒麟宣传电影。
但是,郭德纲的做法却耐人寻味,他不仅没有公开宣传郭麒麟的电影,相反还在直播间里说他只看了几个切片。
郭德纲这句话等于告诉德云社粉丝,别说帮郭麒麟宣传了,他都没看电影,这样一来,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德云社粉丝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部“粉丝向电影”能得到粉丝支持,口碑扑街很常见,但票房至少不会太难看。
可如果一部“粉丝向电影”没能得到粉丝支持,那结局一定很惨,不仅口碑会扑街,票房同样会扑街,而且是扑到没眼看那种,很不幸,看起来《脱缰者也》似乎就是个结果。
综合来看,《脱缰者也》口碑票房双双扑街的主要责任人找到了,如果按照责任大小排列的话应该是:导演、编剧、郭麒麟、郭德纲。
来源:我就是个码字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