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电影频道9月3日播出电影《东京审判》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1:29 1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1905电影网专稿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更是最好的教科书。

1945年9月2日,在中国等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进行国际大审判。

电影《东京审判》,这部被称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以厚重的史诗质感,再现了这场关乎战争与人性、法律与道义的全球性审判。

导演高群书为了拍好这部影片,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包括各种纪录片、当时的法庭文字资料等。为了1:1还原远东军事法庭,剧组不惜花费近1000万元按照原法庭搭景拍摄,整部电影投入近3000万元。

《东京审判》讲述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故事。该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在大国利益主导的势力挤压下,奋力突围,最终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图片来自历史资料

影片主线以庭审为核心展开,副线则通过记者肖南(朱孝天饰)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普通日本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揭示了战争对无辜者的深深伤害。

在筹备拍摄期间,导演组从书献到纪录片,从国内到国外,剧本数易其稿。高群书说:“影片法庭戏的台词有80%是真实的。”而且《梅汝璈日记》中的精彩话语也作为影片中的画外音贯穿始终。

饰演梅汝璈的演员刘松仁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入戏太深,不但在演戏的法庭上对日本演员怒目相向,戏后还对他们不交一语。

前排右二是中国法官梅汝璈

电影真实再现了东京审判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中国法官梅汝璈抵达东京后,立即面临了挑战——在开庭预演前,澳大利亚人威廉·韦伯宣布入场顺序时将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

梅汝璈当即提出强烈抗议:“此次庭审是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中国绝不能接受被排在英国之后。”

由于梅汝璈的据理力争,法官们作了最后表决,同意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安排。

“我是一名中国法官。”

在后续审判中,梅汝璈再次力排众议,坚持对战犯使用死刑。梅汝璈第四代后人、梅汝璈故居讲解员梅庭军曾在采访中说:为伸张正义,也为给死难者同胞讨回血债,梅汝璈根据两年多的审判过程中所揭示的日军暴行,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最后法庭以投票6比5的微弱优势,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7名日本甲级战犯判处绞刑。

这场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前后持续2年半之久,共开庭818次,法官内部会议131次,有419位证人出庭作证,779位证人提供宣誓口供,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整个审判耗资750万美元。

图片来自历史资料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主要战犯作出的合乎正义的严正判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东京审判是和平对战争、文明对野蛮、正义对邪恶的一次大审判,它既是法律的审判,也是政治的审判,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东京审判》是一部值得每个中国人观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片,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历史的真相,反思战争的意义,珍视和平的宝贵。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9月3日17:55,电影频道将播出电影《东京审判》,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