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主演的电影《脱缰者也》,上映头一天,全国排片只给了4.1%,票房三百多万。这数字,放今天连个水花都算不上。
郭麒麟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正儿八经扛大梁当男主角的电影,会翻车翻得这么彻底。
他主演的电影《脱缰者也》,上映头一天,全国排片只给了4.1%,票房三百多万。这数字,放今天连个水花都算不上。
前三天累计票房还不到700万,上映7天才突破1000万,专业平台预测的最终票房,甚至可能还不到两千万。这票房惨淡,实在是有点尴尬了。
郭麒麟在大众眼里的形象一直挺好。
从《庆余年》里那个爱算计又讨喜的范思辙,到《赘婿》里独挑大梁的宁毅,他用一部部热播剧证明了自己不是只会在相声舞台上逗乐的星二代。
观众缘这东西,他攒了不少,大家都觉得这小伙子踏实、有灵气,不是玩票。
这份好感度,也让他拿到了不少好资源。在成龙的《龙马精神》里演男二,在于和伟的《二手杰作》里演儿子,番位都不低。
这次的《脱缰者也》,更是直接升级成了大男主。这部电影的监制,正是之前让他凭《边水往事》大放异彩的曹保平。
按理说,这是他从电视圈迈向电影圈最关键的一步,是验证他到底能不能扛起票房的试金石。
结果,这石头扔进水里,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有出现。
首日三百多万,第二天就掉到二百多万,排片率也是一路下滑。
网友还说,假期看了其他的电影,看完之后,都没有看到有《脱缰者也》的排片,没想到,这部电影下滑的这么严重。
这匹被寄予厚望的“野马”,仿佛刚出笼子就崴了脚。那个在电视剧里能扛起一部戏的郭麒麟,到了大银幕上,似乎并没有转化为实打实的票房号召力。
票房的锅,当然不能全让演员一个人背。很多人看完这个电影后,都觉得这片子本身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拧巴”。
故事围绕着郭麒麟演的小混混马飞,为了争夺八十万拆迁款,和自家二姐闹矛盾,最后竟然想出了绑架自己亲外甥的荒唐主意。
导演曹保平有意延续《追凶者也》的黑色幽默风格,独具匠心地将家庭矛盾搬上荧幕。他想以独特视角拍摄,让影片情节既荒诞不经,又妙趣横生。
为此,他精心邀来郭麒麟、常远等天津籍演员,想呈现出那独具韵味、原汁原味的天津“艮”劲儿。
问题恰在于此。影片试图兼顾二者,既想深入探讨原生家庭创伤这一深刻议题,又想营造喜剧氛围,博观众一笑,为此难免顾此失彼。
结果这部电影两头都没顾上。说它深刻吧,很多角色的行为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影片中,马飞那个漂亮空姐女友,无缘无故就死心塌地跟着他这个穷小子,甚至为他被打瞎一只眼、最后还流了产,居然还能不离不弃。
这种超越常理的“恋爱脑”,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大打折扣。而那个专门出来捣乱的反派小六,更像个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工具人,行为动机十分生硬。
说它搞笑吧,很多笑料又显得有点老套和刻意。这部电影别具匠心,想将天津的市井气息与西部片风格相融合。
画面色彩浓烈,大红大绿之间,极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漫画质感,令人眼前一亮。
可这些元素胡乱地堆在一起,并没有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反而让观众觉得不伦不类。
最后,一场荒唐的绑架案以主角失忆、全家和解的方式强行收场,这种“包饺子”式的结局,更是让前面所有的矛盾和挣扎都显得像个笑话。
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人自然会想起郭麒麟的父亲,郭德纲。
郭德纲当年也对拍电影充满热情,结果也是拍一部被骂一部,他自己都在相声里调侃自己是“烂片专业户”。
他执导的《祖宗十九代》,邀请到吴京、林志玲等一众明星倾情加盟,本以为会大放异彩,怎奈最终抱回一座“金扫帚奖”。
但郭麒麟和他爹,终究不是一回事。
郭德纲拍电影,更像是相声事业成功后的一种“玩票”和资源变现,对电影这门艺术本身缺乏敬畏。而郭麒麟是真心想当个好演员。
他很清楚自己的长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哥,所以他选的角色大多是接地气的小人物,在自己的赛道里稳扎稳打。
从《庆余年》崭露头角,到《赘婿》大放异彩,他凭借两部佳作充分展现精湛演技,已然证明自己完全有实力端稳演员这碗饭。
这次的失败,更像是一次“赛道错位”。郭麒麟的优势在于那种自带的亲和力和生活化的幽默感,这在电视剧的长篇幅里能慢慢展现。
但《脱缰者也》这种风格强烈的犯罪喜剧,需要的是一种更外放、更有冲击力的表演。
郭麒麟在片中努力地想演出那种“混不吝”的痞气,但和他本人的气质总有些隔阂,没能完全撑起这个复杂的角色。
所以,这次的票房失利,对他来说或许不是坏事。这既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提醒。
它说明,演员的光环和市场的认可之间,永远隔着一部真正过硬的作品。
对郭麒麟而言,这次的“脱缰”或许跑得并不远,但勒住缰绳,想清楚下一段路该怎么跑,比盲目狂奔更重要。
毕竟,路遥知马力,在演员这条漫长的赛道上,一次的跌倒远不足以论成败。
信息来源:
来源:酒馆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