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计划大家谈》|在烟火人间里,看见功夫的真谛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6:01 2

摘要:8月26日起,纪录片《功夫佛山》在央视纪录频道19:00档连续播出6天。这部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顺德融媒出品的纪录片,已入选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以“泛功夫”视角解码岭南武韵,展现功夫如何融入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导演团队曾拍摄冬奥冠

8月26日起,纪录片《功夫佛山》在央视纪录频道19:00档连续播出6天。这部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顺德融媒出品的纪录片,已入选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以“泛功夫”视角解码岭南武韵,展现功夫如何融入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导演团队曾拍摄冬奥冠军谷爱凌,此次将镜头转向市井武者,用平实克制的纪录片语言,呈现功夫作为“生活哲学”的独特魅力。

△纪录片《功夫佛山》海报

为什么是佛山?

功夫文化的活态样本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发源地与核心传承地,拥有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52个拳种,近300家武馆,每30人中就有1人习武。这里不仅是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的故乡,更是功夫精神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典范。

“在这里,生活招招见功夫;目之所及皆功夫。”

导演团队通过百年鸿胜武馆的日常,展现功夫如何成为街坊邻里的情感纽带。蔡李佛拳传人李伟峰守护的武馆,既是孩子们习武的天地,也是社区文化传承的载体。

普通人的功夫史诗:

从凌晨四点个人桩到醒狮少年的热血

纪录片摒弃“宗师叙事”,聚焦平凡人物的功夫故事:镜头里的蒋银林与董崇华,两位异乡人在佛山以咏春拳相惜。网约车司机蒋银林在等红灯时练习木人桩动作,凌晨收工后坚持练拳四年,用功夫对抗生活压力;师傅董崇华则从体育老师转型为咏春拳馆主,以李小龙精神激励学员。

“功夫是坚持,是凌晨与惰性的对抗;是韧性,是在重压下稳稳站住。”

△纪录片《功夫佛山》剧照

创作手法:从“高光时刻”到“生活切片”

导演李帆坦言,与拍摄谷爱凌的“巅峰叙事”不同,《功夫佛山》更注重“环境共生”。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肩扛摄影捕捉市井烟火,如中医师的“寸劲”理疗、街头太极推手,将工厂、茶楼视为“功夫道场”。木人桩的哒哒声、狮舞鼓点、炒菜锅铲声,构成独特的"功夫交响乐"。

“功夫不在擂台,而在凌晨的木人桩声里;英雄不是奖牌,是普通人对抗生活的姿态。”

△纪录片《功夫佛山》剧照

功夫的当代意义:

从“止戈为武”到“好好生活”

纪录片通过女性武者吕敏贤、转行文戏的粤剧武生裴小明等人物,揭示功夫精神如何赋能现代生活。鹰爪拳传人黄志峰中年学医,践行“医武同源”;裴小明带伤转攻文戏,以唱念延续艺术生命。

正如导演李帆所说《功夫佛山》的终极命题,是回答“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守护内心的安宁与力量”。8月26日至31日每晚19:00,锁定CCTV-9,看千年功夫之城如何以“人间烟火”续写传奇。

△纪录片《功夫佛山》剧照

来源:解读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