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成龙《捕风追影》上映的时候,另一个功夫明星赵文卓的新片也出了。
原创肉叔肉叔电影
2025年08月27日 20:03广东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成龙《捕风追影》上映的时候,另一个功夫明星赵文卓的新片也出了。
同样是大量动作戏。
甚至同样是第七代成家班的班底做武术指导(前者苏杭后者姚星星)。
效果却天差地别。
这感觉就像——
已经年过70的成龙老胳膊老腿打了半天,证明了港式动作片还没死。
而赵文卓却说,它死透透的了。
什么情况?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对赵文卓这个名字感兴趣,但对我这样一个在港片环境里长大的影迷来说,这个名字不止代表着《青蛇》里的法海,还有香港动作片的最后一代辉煌。
于是马楚成导演的《生死危机》一出,我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了。
然后得出了一个我自己都匪夷所思的结论——
这里的赵文卓,完全可以被AI取代。
01
赵文卓是个遗憾,我想,经历过香港动作片辉煌年代的人都会这么说。
人们称之为“出道即巅峰”。
可这巅峰,来得又如此绚烂如此短暂,让人心里总有那么个疙瘩。
赵文卓到底有多惊艳?
他出道的第一部作品,《方世玉》,就饰演影片的大反派九龙提督。
而且是和李连杰有精彩对战。
上次我聊《捕风追影》时,说成龙梁家辉的那场对决,其设计,正是致敬李连杰赵文卓的戏。
那年,赵文卓才19岁。
非但如此。
也是在那一年,李连杰因为合约的关系退出《黄飞鸿》的项目,徐克一筹莫展,正好来探班《方世玉》,于是一眼就看中了赵文卓,力邀他出演《黄飞鸿》第四部。
年纪轻轻,就接替了“功夫皇帝”李连杰的角色。
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当年我们看到赵文卓的时候,其实是有些惊为天人的。
九龙提督这个角色,虽然是脸谱化的反派,但你看他不苟言笑,总是斜眼看人,眼神中总是恰如其分地带着丝反派的阴狠与邪气,和角色很贴。
而黄飞鸿这个角色,虽然李连杰的形象珠玉在前,但他继承了老版黄飞鸿(关德兴)的儒雅和严肃,并没有拍成一部模仿秀。
尤其是,赵文卓那是真的能打啊。
就连徐克都赞叹不已,说他能打出一百个动作都带不重样的。
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徐克镜头下各种各样的赵文卓。
看到了《青蛇》里的法海——
他本是个本是一个认为四界有序,捍卫绝对正义的高僧,他对人间炼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所有的妖都赶尽杀绝,可是,在一次捉妖的过程中,他也产生了信念上的动摇。
这里与青蛇的情欲戏拍得极为动人。
法海微蹙的眉心,水中翻涌的浪花,镜头彻底释放了赵文卓身上的荷尔蒙气息。
我们也看到了《刀》里的黎定安——
这本是一部翻拍片。
但因为徐克的纪实摄影,与舞台剧的风格,使得这个角色魅力大增。
特别是结尾与熊欣欣的大战。
连威亚都没用。
我就直接说了,在赵文卓主演的电影里,这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可是呢?
我们也知道,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香港电影逐渐走低。
功夫热也逐渐退潮。
在这样的基础上,就算徐克再想捧赵文卓(找他拍了《黄飞鸿》剧集和《金玉满堂》等作品)也是无力回天,很快,他的演艺生涯就迎来了低潮。
《碧血蓝天》。
《原始武器》。
《生死拳速》。
逐渐走低。
虽然后来他转型拍剧时,也有一些让人有印象的作品——
比如《至尊红颜》中的李君羡。
他默默守护着媚娘,情话技能拉满,是那个年代古装男主的苏值天花板。
比如《风云》中的聂风。
天生神力,帅且温柔,剧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爱他,简直是完美男神形象。
但属于赵文卓的时代很明显已经过去了。
这对比同期的动作演员更显著——
早一点出道的甄子丹,怎么也红不了,但坚持了下去,终于在2008年凭借《叶问》大火。
晚一点出道的吴京,也是赶上了香港动作的低潮期,但转换赛道,一部《战狼2》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
可赵文卓呢?
偶尔,他还能演到一两部尚且可观的电影作品。
但大多数时间,都一言难尽。
02
所以我在看这部《生死危机》的时候,其实是并没有带多高的预期,觉得能看赵文卓打上一通,过一把视觉的瘾,也就足够了。
可这部片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以至于我都看完好几天了,还依然在想,“赵文卓到底怎么了?”
再加上这几天我有事没事捣鼓AI视频的缘故。
我总会想,是不是AI也能做出比这部片更好的电影来?
结论是,肯定会的。
比如说剧本——
故事本来很简单,说是赵文卓饰演的角色在异国“防卫过当”杀了人,六年后服完刑被押解回国,却在飞机上遇到了一群劫匪,于是赵文卓与这群劫匪展开了殊死搏斗,拯救了一飞机的人。
我用以上的文字找chatgpt生成了一个故事大纲。
发现它几乎写出了整部电影的所有关键节点(真是一模一样)。
比如开场的镜头。
比如赵文卓第一次反击。
甚至于一些细节。
和解除危机。
你会怀疑,这个剧本,是不是本来就是用AI生成的?
但我后来想了想,大概率不是。
因为原片里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设计,AI是不可能不会去避免的。
比如为了塑造男主的亲情,让其家人坐同一架飞机。
说是为了相聚???
比如为了让剧情反转,剧本设计了反派的一个女性假扮导游。
可在前面劫匪危险的时候又纹丝不动???
比如劫匪明明是要炸死一整架飞机的乘客,他们只是要其中一个人的指纹。
可在有乘客晕倒时,他们停下任务,急着救人???
这样匪夷所思的情节很多。
大概也是其区别AI的唯一地方。
除了剧本,演员的表演,和动作场面也有一种AI感——
赵文卓的表演就不必说了。
或许是这些年一直固守着“正义化身”的形象,他大部分角色都缺少了《方世玉》《青蛇》《刀》这些影片中的邪气,看不出任何表演的复杂度。
可我没想到的是,连成家班姚星星的动作设计也那么平庸。
简直是应付差事。
比如男主藏身舱底,反派过来解决麻烦的这场动作。
换任何一个人,是不是也能胜任?
而类似的套招,布满全片。
为了测试,我也截了一张这场戏的图丢进AI里,让它帮我生成一段打斗视频。
几乎没有提示词。
它一次性生成的效果是这样的——
因为是随手截图看不清脸,所以最终人物会和原版差别较大,别问为什么不多生成几个然后选一个好的,问就是没钱
所以怎么说呢?
虽然现在的AI想要生成真实感很强的电影片段,还需要一定的调教。
但要不了多久。
我相信,这部片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AI替代。
03
当然,即便如此,我猜想如果你去问赵文卓,怎么看待“会被AI替代”,他可能也只是不置可否地笑笑,没有什么心态上的波动。
就像前几年他接受易立竞采访。
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评价,只是一个字——
祥和。
想想也是,似乎自从2012年和甄子丹那场声势浩大的“耍大牌”与“戏霸”之争后,你就很少能在公共场合见到赵文卓发脾气了,他总是一脸堆笑,讲者自己家庭和睦,说着功夫的意义,一副得到高人的模样。
对于事业,他早已不再有任何的野心。
可那次事件是转折点吗?
未必。
这两天但我久违地再次梳理赵文卓的演艺生涯时,所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所谓口水战,只是一条导火线而已。
事实上,赵文卓的“出道即巅峰”可以有另一个理解——
他只是坐上了港片滑滑梯。
赵文卓本就很佛系。
据说,当年元奎因为《方世玉》去北京体育大学挑选演员,相中赵文卓问他愿不愿意去拍电影时,他也只是不置可否地说,“无所谓”。
不是扮什么高傲的人设,而是确实对这一职业兴趣一般。
而更重要的是,1993年是香港电影辉煌的顶点,但同时,也是其走向衰落的一年。
那一年,香港拍了33部武侠片,一大半赔了钱,那一年,吴宇森开始转战好莱坞,开启了香港影人赴美的序幕,那一年,一部《侏罗纪公园》,宣告了港片即将成为过去时。
在这样的环境里,本就“无所谓”的赵文卓不免会受到影响。
就拿我认为他最好的两部电影《青蛇》与《刀》来说。
《青蛇》在拍摄过程中风波不断,甚至于因为王祖贤得罪了台湾片商,导致影片资金链断裂,徐克于是不得不重新修改剧本,把电影拍完,最终收入不到1000万港币。
《刀》更是惨淡,当年的观众完全无法接受徐克的风格,于是只卖到了33万的票房。
这两部电影,在当年都被观众认为“失败之作”。
再加上《黄飞鸿》里人们早已习惯了李连杰,剧集版《黄飞鸿》风格又过于先锋,巅峰那几年的赵文卓其实并没有从观众这里收到什么样的正反馈,在当时来看,他只是遭遇一次又一次,不同形式的失败罢了。
本来他对拍电影就没有那么大的热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大概也只是把拍片当成了一项普通的工作,以佛系心态面对而已。
往后的事情,即便我不说,你们也都如数家珍了。
香港电影下坠的速度比他想得要快的多。
再加上梅艳芳的辞世。
使得他在这个娱乐圈几乎变成了孤家寡人,他每天“打卡上下班”,出来接受采访,也只是不停地把自己塑造成“好人”“好丈夫”的形象。
没有任何野心。
他不像甄子丹那样,见证过一段很长的上升期,也不像吴京那样,试图找机会转换赛道。
成龙说吴京和赵文卓会是李连杰的接班人。
但赵文卓大概并不相信这些。
于是这样的结果顺理成章——
去年甄子丹拍了《误判》。
今年成龙拍了《捕风追影》。
这些经历过港片上升期的动作明星们依旧相信动作片不会真的消亡,相信自己的血肉之躯还能打出一片天地。
而赵文卓,则安逸地躺在了一部部网大了,没有丝毫的想法。
他淡出了武林。
所以,假设你去问他怎么看被AI取代这事,我想,如果以后的AI电影有肖像权这事,能够拍一部就支付一部分赵文卓的版权费,他必然是会举双手欢迎的。
不是说不敬业。
而是事实上,他就像我们上班时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不用每天朝九晚五,还能拿工资,这事谁不想做?
于他而言,这只是份普通的工作。
只是可惜。
作为香港电影的拥趸,我大概也是很难看到赵文卓再凭动作翻红的那一天了。
毕竟我们无法强求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努力创新。
但回头一想——
他曾经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过许多精彩的形象,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或许,也已足够了。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