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别小看了山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8:49 3

摘要:广西人民的四月:清明过完等三月三,三月三过完等五一。四五月份共61天,休假22天,广西人开心得合不拢嘴。说到三月三,广西人民首先会想起唱山歌;想起山歌,就会忍不住再次重温《刘三姐》,这部1961年上映的,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流传甚广,影响至

文 \ 编 发乱

广西人民的四月:清明过完等三月三,三月三过完等五一。四五月份共61天,休假22天,广西人开心得合不拢嘴。说到三月三,广西人民首先会想起唱山歌;想起山歌,就会忍不住再次重温《刘三姐》,这部1961年上映的,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流传甚广,影响至深。

广西人的日历

山歌好呢,好似热茶暖心头

《刘三姐》是一部戏曲电影,所以在观看的时候自然忽略不了其中的音乐。影片的音乐是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创作。雷振邦为影片谱写了14首歌曲,其中有活泼灵动的《采茶姐妹上茶山》,悠扬宏远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还有大气坦然的《只有山歌敬亲人》,以及赛歌会上那些幽默诙谐的经典段落。在创作时,雷振邦坚持深入壮乡生活,到广西各地采风,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尽力捕捉广西山歌的神韵,正因为如此,他所创作的音乐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些民歌的生动淳朴,烘托出刘三姐等穷苦大众的生动群像。

刘三姐和她的歌迷们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沿用了壮族山歌里最主要的演唱形式——对歌。对歌时,双方各摆擂台,针锋相对,一方唱完,另一方必须以歌应答,这一形式在与财主斗歌的段落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尽管在屏幕外也能感受到紧张激烈的气氛,由此更佩服刘三姐的敏捷思维和从容态度。

刘三姐与三秀才在江中对歌

山歌的运用更是精准地区分了场景,在描绘劳动时,它是活泼俏皮的;在描写爱情时,它是委婉抒情的;在讽刺财主时,它是诙谐尖锐的;在表达抗争时,它是铿锵有力的。影片中的反抗压迫人物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且每一首歌曲都韵律讲究,朗朗上口。

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

在影片中出现大量对歌场景,小时候看不懂的歌词,如今长大了回看才品味出其中的妙和美,它们生发于民众的生活,时而优美委婉,时而气势宏大,不逊于“唐诗宋词”。

关于风景生灵,用“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呈现出桂林轻柔飘荡的山水,也用“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这般的歌词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

桂林山水

描述经历时,刘三姐在江中初遇李老头和阿牛哥时,“上山不怕石崖高呢,手攀青藤好砍樵哎,财主到来砍绳断,我落石崖顺水漂”几句歌词交代了自己流落江上的原因,道出了财主的狠毒。

主角江中相遇

最精彩的桥段,当属和财主莫怀仁以限制农众上山采茶、下水捕鱼和唱山歌为赌约的对歌场面:针对财主,唱出“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气得莫怀仁掉进了河里;针对为财主做事的所谓的风流名士,唱出“九十九条圩上卖耶,九十九条腊起来,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笑死人呢,劝你莫进圣人门,若还碰见孔夫子哎,留神板子打手心”“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五谷杂粮都不种,饿死你这人之初”,一字一句,“杀人诛心”。

财主气到落水

最后,阿牛哥将被困莫府的刘三姐救出,俩人在江中用山歌互诉衷肠,一句“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将满含情意的海誓山盟生动唱出。

如今人们若再次听见这样的山歌小调,应该都能在心里默默地唱一遍这些经典歌词,就像小编,每次回看电影时,都会小声地在屏幕之外帮着合唱,俨然成为影片中的一员。

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

在电影中,刘三姐在原来的家乡宜山时,因为唱山歌差点被当地的财主迫害,捡回一命后,她一路歌唱,沿江而下,来到了财主莫怀仁霸占的地盘,又差点因为唱山歌被莫怀仁囚困。山歌究竟具有何等能力,让财主把唱歌之人视为肉中刺,甚至因其恐慌?

刘三姐被绑入莫府

影片故事以财主、读书人、农民三个人群为主。财主欺压平民百姓,租税高昂;读书人看不起贫苦农民,自视清高,攀权附势;农民备受压迫,生活困苦。在“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的背景下,山歌对于农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山歌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在一定程度上,山歌反映了当时百姓的一种对于反压迫的渴求,他们恨透对穷人百般盘剥的财主,厌恶卖弄书本而疏于实干的文人,他们以劳动为荣,为勤劳而自豪。而聪明美丽,勤劳勇敢的刘三姐便是抗争不公的代表人物。刘三姐带领穷人一起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和赞美爱情,尤为重要的是,用山歌来抗议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劳动人民泪眼婆娑

当穷人拥有了信仰和领袖,就很容易发生反抗暴动,而对穷苦人不断施以盘剥的地主必然是首当其冲,所以他们禁止山歌,迫害刘三姐,想以此击溃穷困民众的信仰,更方便自己实施控制穷人、剥削穷人的恶行。就算跳脱出强烈的抗争性,山歌依旧是壮族人民的信仰,在长期遭受压迫之下,山歌已成为了他们最强劲的精神慰藉,“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有山歌,也能勉强穷中作乐。

民众不远万里来与刘三姐对歌

很值得高兴的是,2014年广西成功申请壮族山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也被定为广西法定的山歌节假日,广西各地会利用这个假期,大力举办山歌文化节,接续山歌文化的永恒魅力。

来源:迷影咖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