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之城”上海遇见“世界电影之都”惠灵顿,上影节国际直通车抵新西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23:56 2

摘要:当“中国电影之城”上海遇见“世界电影之都”惠灵顿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地时间8月24日,“2025中国-新西兰影视合作高峰论坛暨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惠灵顿放映”在新西兰惠灵顿最大的电影院——下哈特Event Cinema举行,中新两国嘉宾、影人欢聚一堂,围

当“中国电影之城”上海遇见“世界电影之都”惠灵顿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地时间8月24日,“2025中国-新西兰影视合作高峰论坛暨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惠灵顿放映”在新西兰惠灵顿最大的电影院——下哈特Event Cinema举行,中新两国嘉宾、影人欢聚一堂,围绕两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模式、新路径、新前景进行了高质量的交流与互鉴。

拥有“电影之城”美誉的上海,则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影史上留下诸多辉煌成就。目前正全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上海,正以光影魅力向世界展示和弘扬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更以开放之姿积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高峰论坛共绘新前景

“当‘中国电影之城’上海遇见‘世界电影之都’惠灵顿,当中国电影120年的历史与世界电影130年的积淀在此交汇,我们用这样一场高峰论坛,编织了一张连结两个伟大电影国度的光影之网。”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在致辞时表示,以电影为媒,中国故事携手新西兰创意,能产生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魔力,也将在中新两国这份友谊的画卷上增添最动人的艺术篇章。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在致辞

“我由衷希望今天的相聚,能成为两城影视合作的新起点。”此次高峰论坛联合发起人陶理表示,惠灵顿与上海这两座“电影之城”交流不该是“单向输出”,而应是“双向滋养”,尤其是当惠灵顿的创意与上海的底蕴在专业指引下相遇,当两地电影人的心因专业共识与故事共鸣相连,电影不仅能成为艺术表达的载体,更能成为增进两国民众友谊、促进文化互鉴的坚实桥梁。

陈果分析认为,在内容创作上,双方可以共同开发融合两国文化精髓的影视作品;在技术创新方面,新西兰的虚拟制作技术与中国蓬勃发展的数字影业堪称天作之合;在市场拓展上,两国完善的影视发行网络将为彼此的优秀作品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曾参演《霍比特人》三部曲、《金刚》等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影片的新西兰知名演员马克·哈娄(Mark Hadlow)分享了他对电影的热情和梦想,也期待着早日到中国拍戏。“我们这个行业,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我们都说着同一种语言,那就是电影语言。”在他看来,一部电影从故事到银幕,是一个剧组所有人共同创造着电影的魔力。

新西兰知名演员Mark Hadlow(左)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合影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优质多元的电影内容,上影节每年也都成功推动十余部海外影片进入中国市场。陈果表示,“上海国际电影节愿做中新电影人永远的伙伴。愿本次论坛成为中新影视合作新的起点,愿我们共同创作的电影故事,能在世界银幕上绽放光芒。”

国际直通开启新路径

一部电影作品不仅仅只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也是让全球观众认识和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而汇集了众多丰富多彩电影作品的一个电影节展,则可成为让世界观众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一个国家的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每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首个也是至今唯一的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上影节于2015年创立“国际直通车”项目,经过十年持续优化,在推动华语电影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功将多部优秀华语作品送达全球观众眼前。本次中新影视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上影节国际直通车同期抵达惠灵顿,特别放映了上海出品的电影《好东西》。该片导演邵艺辉则通过视频向新西兰观众表示这部影片是关于人和人彼此链接和彼此支撑的故事,非常期待收到当地观众的反馈,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温暖和慰藉。值得一提的是,邵艺辉以及该片制片人叶婷分别是2023年、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入选影人。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通过专业指引不仅可以让影视文化交流真正落地,还能够持续走深、走实、走远。以电影为约,期待惠灵顿与上海在两城的双向奔赴中,推动各自城市的本土佳作走进彼此观众的视野,共同书写更多精彩的合作故事,跨越国界,直抵人心。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