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脱了!曹保平新片上映一天就被判死刑,郭麒麟的票房号召力呢?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7:32 2

摘要:《脱缰者也》上映首日,就从院线拿到了令人唏嘘的排片占比——只有可怜的 4.1%。 这个数字对于一位知名导演的作品来说,几乎是一种“羞辱”。首日票房仅363万,远不及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本文含有电影《脱缰者也》剧透,介意请谨慎阅读

电影市场永远充满变数,8月23日,曾执导《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的曹保平导演带着新作《脱缰者也》登陆全国影院。

这位曾经凭借《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作品赢得口碑的导演,此次带来的新作原本备受期待。

然而,这部由当红演员郭麒麟主演的影片,上映首日排片率仅有4.1%,三天累计票房不足700万。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为何遭遇如此惨烈的滑铁卢?

《脱缰者也》上映首日,就从院线拿到了令人唏嘘的排片占比——只有可怜的 4.1%。 这个数字对于一位知名导演的作品来说,几乎是一种“羞辱”。首日票房仅363万,远不及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电影票房通常遵循“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如果上映首日没有斩获傲人成绩,后续数据往往一落千丈。事实的确如此:上映第三天,《脱缰者也》的排片率进一步降到2.9%,上座率也持续低迷。

猫眼平台预测,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只有1500万左右。按照院线和片方的分账比例,片方最终只能拿到约500万。这与曹保平上一部5.4亿票房的《涉过愤怒的海》相比,堪称史诗级的惨败。

院线的排片决策从来都是市场预判的晴雨表,一位院线经理表示:“现在排片都是看数据说话,预售不好、关注度不高的影片,我们也不敢给太多排片。”这种市场理性甚至冷酷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影片的命运。

《脱缰者也》讲述的是郭麒麟饰演的“马飞”自小不学无术,被家人送到少管所三年后与家庭决裂。

父亲病逝留下80万遗产,为得到这笔钱,马飞决定绑架自己的外甥,让二姐拿出钱。简单的舅舅绑架外甥骗家人掏钱剧情,没有反转和戏剧潜力。

电影从第一场戏开始就“注水”,充斥着大量经不起推敲的胡闹。为深度贯彻“天津话”元素,电影中的对话戏巨多。角色一会儿和家人聊,一会儿和债主聊,一会儿又和外甥聊,但偏偏聊的都不好笑。

剧情发展到绑架环节后,双方陷入僵持,故事突然跳脱出绑架主线:郭麒麟开始教起外甥写作文,又带着女友拜神,家人又来了一出莫名其妙的假癌症戏码。

影片定位为喜剧+犯罪,但实际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电影中的喜剧设计凤毛麟角,喜剧含量基本找不到。

122分钟的片长,几乎让整个电影院鸦雀无声。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我看的那场,全场最大的声音是有人手机响了。”

豆瓣开分5.8,随后迅速降至5.5分,成为曹保平导演生涯评分最低的作品。有影评人指出:“影片试图融合多种类型元素,却最终成为一锅乱炖,失去了曹保平作品一贯的锋利和深度。”

《脱缰者也》的实力应该敲醒郭麒麟:别把平台当本事。以目前他的综合实力来看,当个配角更为合适。

郭麒麟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有票房号召力,拍剧集和拍电影是两码事——拍剧集消耗的主要是粉丝,光是郭麒麟这些年积攒的相声粉丝、综艺粉丝就能让他主演的电视剧拿到高收视率。

但电影不同,高票房终究要建立在演员演技好、剧本好、题材好的基础上——去年郭麒麟主演《边水往事》时就曾被质疑演技差。很多网友当时直言:“如果把郭麒麟换成张一山,这个作品的档次能提升不少。”

在《脱缰者也》中,郭麒麟的表演也未能获得认可。前半段混混式吊儿郎当尚可,但后期情绪爆发戏全程瞪眼嘶吼,面对女友流产时表情空洞,被嘲“把愧疚演成路人”。甚至有影评人毒舌:“《庆余年》里的灵气,怕是留在穿越剧里没带出来!”

眼前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郭德纲当年谈岳云鹏拍电影一事。靠着德云社演员、郭德纲徒弟的身份走红后,很多导演找上门请岳云鹏参演电影。

当时郭德纲的态度是能拦就拦,因为他很清楚,草根出身的岳云鹏根本没有演技,别人找他只是盯上了德云社这个平台。

和岳云鹏一样,当郭麒麟出现在大银幕中,大家想到的永远是“他是个相声演员”。刻板印象四个字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郭德纲似乎早已看透这一点。

在去年德云斗笑社中,他首次对外公布:“郭麒麟是德云社唯一继承人”。前不久接受王伟忠采访时,郭德纲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表示如果郭麒麟点头,他随时会让王慧更改公司法人名称。

2024年的电影市场环境对中小成本影片尤其不友好,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20亿元,但票房向头部作品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排名前五的影片占据了总票房的60%以上,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像《脱缰者也》这样的中等成本影片,既没有大片的视觉奇观,也没有小成本作品的艺术个性,处境尴尬。

营销不足也是影片失败的原因之一,相比同档期其他作品,《脱缰者也》的宣发声量明显不足。影片上映前,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很低,预告片播放量也不及预期。

在当下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缺乏有效的营销推广,再好的作品也可能被埋没,更何况是本身质量就存在争议的影片。

影片类型定位不清晰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脱缰者也》试图融合犯罪、喜剧、家庭等多种元素,但这种融合并不成功。既不够搞笑,也不够紧张刺激,更缺乏情感深度,最终导致影片无法精准吸引任何一类特定观众。

电影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和过往荣誉,《脱缰者也》的惨淡成绩,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猫眼预测的1500万总票房,相比《涉过愤怒的海》的5.4亿,堪称断崖式跌落。

这部影片的失败,不仅是曹保平的一次“玩脱了”,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警示:电影创作不能脱离观众,市场号召力不能只靠积累,演员转型需要真本事。郭麒麟的电影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若想真正获得观众认可,还需要更多锤炼和更好的角色选择。

市场永远残酷,但也永远公平。它不管你是名导之后还是明星之子,只认实力和诚意。这一点,值得所有电影人深思。

信息来源:

郭麒麟在《脱缰者也》里玩儿脱缰了——大众日报

郭麒麟:《脱缰者也》是曹保平导演送我的生日礼物,不演不合适——观察者网

来源:经史如诏一点号

相关推荐